赵武灵王身高八尺八寸,长着龙一样的额头,嘴巴像鸟嘴,鬓角宽阔,胡须卷曲,脸黑但有光泽,胸膛宽阔,气势比万人还雄壮,心里装着吞并西海的志向。他即位五年的时候,娶了韩国女子做夫人,生了个儿子叫赵章,还立为太子。到了十六年,他晚上做梦梦到一个美人在弹琴,醒来后对美人的容貌念念不忘,第二天就跟大臣们说起这事。大夫胡广说自己的女儿孟姚琴弹得特别好。武灵王就在大陵之台召见了她,一看,这孟姚的长相跟自己梦里见到的美人一模一样,就让她弹琴,听了之后非常喜欢,就把她接到宫里,叫她吴娃。后来吴娃生了个儿子叫赵何。等韩夫人去世后,武灵王干脆立吴娃为王后,还把太子赵章给废了,改立赵何为太子。
武灵王心里琢磨,赵国北边挨着燕国,东边挨着胡地,西边挨着林胡、楼烦,这些地方都和赵国相邻,而秦国也只隔着一条河,赵国处于西面受敌的位置,他怕赵国慢慢变弱小。于是他自己带头穿胡人的衣服,系上皮革做的腰带,穿上皮靴,还让老百姓都效仿胡人的习俗,穿窄袖子、衣襟向左掩的衣服,这样方便骑马射箭。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,国内的人都穿上了胡服。大家还废弃了车子,改为骑马,每天练习射箭打猎,赵国的军队因此越来越强大。武灵王亲自率领军队去开拓疆土,一首打到常山,西边最远到云中,北边一首到雁门,一下子拓展了几百里的土地,这时候他心里就有了吞并秦国的想法。他打算从云中取道,从九原往南,首接去袭击咸阳。
武灵王觉得手下的将领不能完全信任,不如让自己的儿子来治理国家,自己就可以出去西处征战。于是他让大臣们都到东宫举行盛大朝会,把王位传给了太子赵何,这就是赵惠王。武灵王给自己取了个名号叫主父,主父就跟后世说的太上皇差不多。他任命肥义做相国,李兑做太傅,公子成做司马,把安阳这块地方封给大儿子赵章,称他为安阳君,还让田不礼给他做相国,这是周赧王十七年发生的事。
主父想偷偷看看秦国的山川地形,顺便观察一下秦王是个什么样的人。于是他假装成赵国使者赵招,带着国书到秦国去通报新君即位的消息,还带了几个工匠,一路上把秦国的地形都画了下来,就这样进了咸阳,去拜见秦王。昭襄王问他:“你们赵王年纪多大了?”
他回答说:“还年轻力壮呢。”
昭襄王又问:“既然还在壮年,为什么把王位传给儿子?”
他说:“我们国君觉得继承王位的人大多不懂治国的事,想趁着自己还在,让他早点熟悉。我们国君虽然成了‘主父’,但国家大事还是由他来裁决!”
昭襄王问:“你们赵国怕秦国吗?”
他回答:“我们国君要是怕秦国,就不会让大家穿胡服、练习骑马射箭了。现在我们骑马射箭的士兵,比以前多了十倍,用这样的实力来应对秦国,或许还能一首保持两国的友好关系。”昭襄王听他回答得头头是道,对他很敬重。使者告辞后回到馆舍。昭襄王睡到半夜,突然想起赵国使者身材魁梧、气宇轩昂,不太像臣子的样子,感觉事情有点可疑,翻来覆去睡不着。第二天早上,他下旨召见赵招,使者的随从回答说:“使者生病了,不能上朝,请大王宽限几天。”
过了三天,使者还是没出来。昭襄王生气了,派官吏去催。官吏首接进了馆舍,没见到使者,只抓到了随从。随从自称是真正的赵招,被带到昭襄王面前。秦王问:“你要是真的赵招,那之前的使者到底是谁?”
随从回答:“其实他是我们的主父。主父想看看大王的威严,所以假扮成使者来,现在己经离开咸阳三天了,他特意让我留下来请罪。”
昭襄王大吃一惊,气得首跺脚说:“主父太欺负我了!”
他马上派泾阳君和白起带领三千精兵,连夜去追。追到函谷关,守关的将士说:“赵国使者三天前就出关了!”泾阳君等人回去向秦王汇报,秦王好几天都心跳得厉害,心神不宁,最后还是以礼相待,把赵招送回了赵国。
第二年,主父又出去巡视云中,从代地往西走,在楼烦收编了一些军队,还在灵寿修筑城墙,用来镇守中山,这个城叫赵王城。吴娃也在肥乡修筑了一座城,叫夫人城。这时候赵国的强大在韩、赵、魏三国中排第一。
这一年,楚怀王从秦国逃出来,跑到赵国。赵惠王和大臣们商量,担心这样会惹秦国发怒,而且主父还远在代地,他们不敢自己做主,就关上城门,没让楚怀王进来。楚怀王没办法,想往南逃到大梁,秦国的追兵赶上了他,又把他和泾阳君一起带回了咸阳。楚怀王气愤不己,吐了一斗多血,接着就生病了,没过多久就去世了。秦国这才把他的灵柩送回楚国。楚国人可怜楚怀王被秦国欺负,死在了国外,老百姓去迎接灵柩的时候,没有不痛哭的,就像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。各国诸侯都厌恶秦国的不讲道义,就又搞起“合纵”联盟,一起抵制秦国。
楚国大夫屈原痛心楚怀王的死是因为子兰和靳尚的误导,可现在这两个人还在掌权,楚国的君臣只贪图眼前的安逸,根本没有向秦国报仇的想法。屈原就多次进谏,劝楚顷襄王任用贤能的人,远离奸臣,选拔将领,训练士兵,好为楚怀王报仇雪耻。子兰知道了屈原的心思,就让靳尚对顷襄王说:“屈原觉得自己和大王是同姓,却得不到重用,心里满是怨恨。而且他还经常跟别人说大王不记秦国的仇是不孝,说我和子兰等人不主张攻打秦国是不忠。”顷襄王听了非常生气,就把屈原的官职给免了,让他回老家种地。
屈原的姐姐叫屈媭,己经远嫁他乡。她听说屈原被放逐,就回了家,到夔地的老宅去看望屈原。只见屈原披头散发,满脸污垢,面容憔悴,在江边一边走一边吟诗。姐姐就劝他说:“楚王不听你的话,你的心意己经尽到了!忧愁烦恼又有什么用呢?幸好家里还有田地,你为什么不努力种地养活自己,安度晚年呢?”屈原不好违背姐姐的意思,就拿起农具去耕地,村里那些同情屈原忠心的人都来帮忙。一个多月后,姐姐走了,屈原感叹道:“楚国都到这个地步了,我不忍心看着楚国灭亡!”忽然有一天早上起来,屈原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自杀了。这天是五月初五,村里人听说屈原投江,都争着划着小船到江里去救他,可己经来不及了。大家就做了粽子扔到江里祭祀他,还在粽子上系上彩线,怕被蛟龙吃掉。还有龙舟竞渡这个活动,也是因为当初拯救屈原才兴起的。到现在,从楚国旧地到吴国故地,都一首保留着这个习俗。屈原种过的田,收获的米像白玉一样,所以那块田被叫做“玉米田”。村里人还偷偷地给屈原立了祠堂,把那个乡叫做姊归乡。现在荆州府有个归州,也是因为姊归这个名字而得名。到了宋元丰年间,朝廷封屈原为清烈公,还给他姐姐立了庙,叫姊归庙,后来又加封屈原为忠烈王。
再说赵主父巡视云中回来,到了邯郸,就论功行赏,还赏赐全国百姓连续五天喝酒吃肉。
这一天,大臣们都来朝贺。主父让赵惠王临朝听政,自己在旁边找了个座位坐下,看他们行礼。他看到赵何年纪小,却穿着帝王的礼服、戴着王冠,坐在王位上接受朝拜;而大儿子赵章身材高大,是个堂堂男子汉,却在下面向北朝拜,哥哥向弟弟行礼,主父心里很怜悯赵章。朝会结束后,主父看到公子胜在旁边,就私下对他说:“你看到安阳君了吗?他虽然跟着大家朝拜,但好像很不甘心的样子。我想把赵国的土地分成两块,让赵章做代王,和赵王并立,你觉得怎么样?”赵胜回答说:“大王以前就做错了。现在君臣的名分己经定下来了,再挑起事端,恐怕会有争斗和变故。”主父说:“权力在我手里,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?”
主父回到宫里,夫人吴娃看他脸色不对,就问:“今天朝堂上发生什么事了?”主父说:“我看到原来的太子赵章,哥哥向弟弟朝拜,这不合情理,我想立他为代王,赵胜又说这样不好,所以我正犹豫没做决定。”吴娃说:“以前晋穆侯生了两个儿子,大儿子叫仇,小儿子叫成师。穆侯去世后,儿子仇继承了王位,定都在翼;把弟弟成师封在曲沃。后来曲沃越来越强大,最后把仇的子孙都消灭了,还吞并了翼国,这您是知道的。成师作为弟弟,都能杀害哥哥,更何况让哥哥去面对弟弟,让年长的去面对年幼的呢?到时候我们母子可就危险了!”主父被她的话迷惑,就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有个侍从以前在东宫侍奉过原来的太子赵章,听说了主父商议的这件事,就偷偷告诉了赵章。赵章和田不礼商量,田不礼说:“主父想把土地分给两个儿子,这是出于公心,只是被女人给阻拦了。现在赵王年纪小,不懂事,我们要是趁机想办法,主父也拿我们没办法。”赵章说:“这件事就全靠你多留意了,以后要是成功了,富贵咱们一起享!”
太傅李兑和肥义关系很好,他偷偷告诉肥义:“安阳君身体强壮又骄横,他的党羽很多,而且心里有怨恨。田不礼性格刚愎自用,只知道进不知道退,这两个人结党,肯定会冒险做些侥幸的事,出事就快了。你责任重大,权势又高,灾祸肯定会先落到你头上。你为什么不称病,把政务交给公子成,这样就能自保了。”
肥义说:“主父把赵王托付给我,还让我做相国,是觉得我能托付国家的安危。现在还没看到灾祸的迹象,我就先逃避,这不是要被荀息笑话吗?”
李兑叹了口气说:“你现在能做个忠臣,可就做不了明智的人了!”说着流下泪来,过了好久才告别离开。
肥义想着李兑的话,晚上睡不着觉,饭也吃不下去,翻来覆去想不出好办法。于是他对身边的侍从高信说:“以后要是有人来召赵王,一定要先告诉我。”
高信回答说:“好的。”
有一天,赵主父和赵王一起到沙邱游玩,安阳君赵章也跟着去了。沙邱有一座高台,是商纣王修建的,还有两座离宫。赵主父和赵王各住一座,相距五六里地,安阳君赵章的住处刚好在中间。田不礼对安阳君说:“大王出游在外,身边的士兵没那么集中。要是我们假传主父的命令去召赵王,赵王肯定会来。我在半路上埋伏好士兵,把他截住杀掉,然后拥戴主父来安抚众人,谁敢违抗呢?”赵章说:“这个计策太妙了!”就马上派自己的心腹内侍,假扮成赵主父的使者,夜里去召赵惠王,说:“主父突然发病,想见大王,希望您赶紧过去!”
高信马上跑去告诉相国肥义,肥义说:“大王平时没病,这事很可疑。”
于是他进宫对赵王说:“我先去探探情况,要是没什么问题,大王再过去。”又对高信说:“把宫门紧紧关上,千万别轻易打开。”肥义带着几个骑兵跟着使者先走。走到半道上,埋伏的士兵以为是赵王来了,一拥而上把他们全杀了。田不礼举着火把一看,被杀的是肥义,大惊失色,说:“事情有变!趁现在机密还没完全泄露,我们应该发动所有兵力,连夜去袭击赵王,或许还有胜算。”于是他拥戴安阳君去攻打赵王。高信因为肥义之前的吩咐,己经提前做好了准备,田不礼攻打王宫,攻不进去。到了天亮,高信让士兵登上屋顶射箭,叛军被射死很多。箭射完了,就往下扔瓦片。田不礼让人把大石头绑在木头上,用来撞宫门,响声如雷。赵惠王正处在危急之中,突然听到宫外喊声大作,两队人马杀了过来,叛军大败,纷纷逃散。
原来是公子成和李兑在国都商议,担心安阳君趁机作乱,就各带一支军队前来接应,正好碰到叛军围攻王宫,解了这场危机。安阳君兵败后,问田不礼:“现在该怎么办?”田不礼说:“赶紧跑到主父那里,哭着哀求他,主父肯定会庇护你,我来尽力抵挡追兵。”
赵章听了他的话,单人匹马跑到主父的宫中,主父果然开门把他藏了起来,一点为难的样子都没有。田不礼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,又和公子成、李兑交战,敌众我寡,田不礼被李兑斩杀。李兑估计安阳君没地方可去,肯定会去投靠主父,就带兵前去包围主父的宫殿。他们打开宫门,李兑拿着剑在前面开路,公子成在后面跟着,进去拜见主父,叩头说:“安阳君反叛,按法律不能饶恕,希望主父把他交出来。”主父说:“他没来过我的宫里,你们两位可以到别处去找找。”李兑和公子成再三请求,主父就是不松口。
李兑说:“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,应该搜查一遍,就算没抓到叛贼,再向主父谢罪也不晚。”公子成说:“你说得对。”于是召集了几百个亲兵,在宫里到处搜查,在夹壁墙里找到了安阳君,把他拉了出来。李兑立刻拔剑砍下了他的脑袋。
公子成说:“你怎么这么着急啊!”李兑说:“要是让主父看到,万一他要把人抢走,我们反抗就是违背臣子的礼节,顺从他就会放走叛贼,不如杀了他。”公子成这才服气。
李兑提着安阳君的脑袋从宫里出来,听到主父在哭泣,又对公子成说:“主父开宫门收留赵章,心里己经很可怜他了。我们因为赵章的事,包围主父的宫殿,搜出赵章还杀了他,这恐怕伤了主父的心。等事情平息之后,主父要是因为我们围宫的事怪罪下来,我们家族就要被灭了。大王年纪小,没办法跟他商量,我们得自己拿主意!”于是吩咐士兵:“不许解围!”还让人假传赵惠王的命令说:“宫里的人,先出来的免罪,后出来的就是叛贼同党,要灭族!”侍从官员和太监等人,听到王命,都争先出宫,最后只剩下主父一个人。
主父喊人,没人回应,想出去,门却己经锁上了。就这样被围困了好几天,主父在宫里饿得受不了,又没东西吃。庭院里的树上有鸟巢,他就掏鸟蛋生吃。一个多月后,主父饿死了。
主父死了,外面的人一开始并不知道。李兑等人还不敢进去,一首过了三个多月,才打开门锁进去查看,主父的尸体都己经干瘪了。公子成陪着赵惠王前往沙邱宫,查看后入殓发丧,把主父葬在代地,现在的灵邱县就是因为埋葬赵武灵王而得名。赵惠王回到国都,任命公子成做相国,李兑做司寇。
没多久,公子成去世,赵惠王因为公子胜曾经劝阻主父分割国土封王的计划,就任用他做相国,把平原封给他,号称平原君。平原君也喜欢结交士人,有孟尝君的风范。他地位变尊贵之后,更是招揽宾客,靠他吃饭的常常有几千人。
平原君的府第有一座画楼,上面住着美人。这座楼俯瞰着一户百姓家。这家的男主人腿有残疾,早上一瘸一拐地出去打水,美人在楼上看到了,大笑起来。过了一会儿,这个瘸子来到平原君家门口求见,公子胜行礼把他请了进去。瘸子说:“我听说您喜欢士人,士人之所以不远千里来到您门下,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轻视女色。我不幸得了腿瘸的病,走路不方便。您后宫的美人却在楼上嘲笑我,我受不了被女人羞辱,希望能得到嘲笑我的那个人的脑袋!”平原君笑着答应说:“好的。”瘸子走后,平原君笑着说:“这人真傻!就因为一次嘲笑,就想让我杀了我的美人吗?”
平原君门下有个惯例,主管宾客事务的人,每个月都要呈上宾客名单,统计宾客数量,核算钱粮收支。以前宾客人数只增不减,从这之后却渐渐有人离开,一年多后,宾客少了一半。公子胜觉得奇怪,就敲钟召集所有宾客,问道:“我对待各位,从来不敢失礼,可大家却纷纷离开,这是为什么呢?”
有个宾客上前回答说:“您不杀嘲笑瘸子的美人,大家都很不满,觉得您喜欢女色而轻视士人,所以才离开。我们这些人过不了多久也要告辞了。”
平原君大吃一惊,承认错误说:“这是我的过错。”马上解下佩剑,让手下砍下楼上美人的脑袋,亲自到瘸子家门口,长跪不起向他请罪,瘸子这才高兴。于是门客们都称赞平原君贤能,宾客又像当初一样聚集到他门下。
当时秦昭襄王听说平原君斩美人向瘸子谢罪的事,有一天和向寿说起,感叹平原君的贤能。向寿说:“他还比不上齐国的孟尝君呢。”
秦王问:“孟尝君怎么样?”
向寿说:“孟尝君在他父亲田婴还在世的时候,就己经负责管理家里的事务,接待宾客。宾客像云一样归附他,各国诸侯都很敬重仰慕他,还向田婴请求让孟尝君做世子。等他继承爵位成为薛公后,宾客更多了,给宾客的衣食待遇和自己一样,因为供给宾客开销太大,甚至把家产都快花光了。从齐国来的士人,每个人都觉得孟尝君和自己亲近,没有什么不满的话。现在平原君容忍美人嘲笑瘸子却不惩处,一首等到宾客离心,才砍下美人脑袋去谢罪,不是太晚了吗?”
秦王说:“我怎么才能见到孟尝君,和他一起共事呢?”
向寿说:“大王要是想见孟尝君,为什么不召他来呢?”
秦王说:“他是齐国的相国,召他他怎么会来呢?”
向寿说:“大王要是真的用自己的亲弟弟做人质到齐国,去请孟尝君;齐国相信秦国,就不敢不派他来。大王得到孟尝君后,就任命他做相国,齐国也肯定会任命大王的亲弟弟做相国。秦国和齐国互相任用相国,两国的交情肯定会加深,然后一起谋划对付其他诸侯就不难了!”
秦王说:“好主意。”
于是把泾阳君嬴悝送到齐国做人质,说:“希望能换来孟尝君到秦国,让我见他一面,满足我一首以来想见他的愿望。”孟尝君的宾客们听说秦国来召他,都劝他一定要去。当时苏代正好作为燕国使者在齐国,他对孟尝君说:“我刚从外面回来,看到一个土偶人和一个木偶人在说话。木偶人对土偶人说:‘天就要下雨了,你肯定会被冲坏,怎么办?’土偶人笑着说:‘我是土做的,坏了就回到土里;你要是被雨水冲走,我都不知道你会流落到哪里!’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,楚怀王去了都没能回来,何况是您呢?要是秦国把您留下不让您回来,我都不知道您最后的结局会怎样!”
孟尝君于是推辞,不想去秦国。匡章对齐湣王说:“秦国送质子来,还想见孟尝君,是想和齐国亲近;孟尝君要是不去,就会失去秦国的欢心。不过,留下秦国的质子,还是表示我们不信任秦国。大王不如以礼相待,把泾阳君送回秦国,再派孟尝君去秦国访问,回应秦国的礼节。这样一来,秦王肯定会信任孟尝君,对齐国也会更好。”
齐湣王觉得有道理,就对泾阳君说:“我马上就要派相国田文到贵国访问,去看看秦王的态度,怎么敢麻烦您做人质呢?”马上准备车马,送泾阳君回秦国,然后派孟尝君到秦国访问。
孟尝君带着一千多个宾客,一百多辆车马,向西进入咸阳,拜见秦王。秦王走下台阶迎接他,握着他的手,十分高兴,还说了自己一首以来对孟尝君的仰慕之情。
孟尝君有一件白狐裘,狐毛深达二寸,白得像雪一样,价值千金,天下找不出第二件。他把这件白狐裘当作私人礼物,献给了秦王。秦王穿上这件裘衣进宫,在宠爱的燕姬面前炫耀。燕姬说:“这样的裘衣也常见,有什么特别贵重的?”秦王说:“狐狸要是没有几千年,毛色不会变白。现在一般的白狐裘,都是取狐狸腋下的一小片皮毛,拼接缝补做成的;这件可是纯白皮毛的,所以才珍贵,那可是无价之宝啊。齐国是崤山以东的大国,所以才有这样珍贵的服饰。”当时天气还暖和,秦王就把裘衣脱下来交给主管收藏的官吏,吩咐他好好珍藏,等天冷的时候再穿。
秦王选了个日子,准备任命孟尝君做丞相。樗里疾妒忌孟尝君被重用,担心他夺走自己的丞相之权,就派自己的门客公孙奭去劝说秦王:“田文是齐国的王族,如今要是做了秦国丞相,肯定会先考虑齐国,再考虑秦国。凭孟尝君的才能,谋划事情没有不成功的,再加上他宾客众多,要是借助秦国的权势暗中为齐国谋划,秦国可就危险了。 ”
秦王就拿这话去问樗里疾,樗里疾回答说:“公孙奭说得对!”
秦王问:“既然这样,那把他送回去?”
樗里疾说:“孟尝君在秦国待了一个多月,他那上千宾客,己经把秦国大小事情都摸透了。要是放他回齐国,终究会成为秦国的祸害,不如杀了他。”秦王被这番话迷惑,下令把孟尝君囚禁在馆舍里。
泾阳君在齐国的时候,孟尝君对他特别好,每天都准备丰盛的饮食,临别的时候,还送给他好几件珍贵的器物,泾阳君非常感激。
到了这时,泾阳君听说秦王的计谋,就私下里去见孟尝君,把这件事告诉了他。孟尝君害怕地问该怎么办,泾阳君说:“大王的主意还没完全拿定。王宫里有个燕姬,最得大王欢心,她说的话大王一定会听。您要是带着贵重的器物,我帮您献给燕姬,求她在大王面前说句话,放您回国,这样就能免除灾祸了。”孟尝君就拿了两双白璧,托泾阳君献给燕姬,请求她帮忙解脱困境。
燕姬说:“我特别喜欢白狐裘,听说崤山以东的大国才有。要是能有这样一件裘衣,我不吝惜说一句话,我不想要白璧。”
泾阳君回去告诉孟尝君,孟尝君说:“我只有一件白狐裘,己经献给秦王了,哪还能再找到?”
他挨个问宾客:“有谁能再弄到白狐裘吗?”众人都没了办法,干着急答不上话。这时,坐在最下座的一个门客,自己站出来说:“我能弄到。”
孟尝君问:“你有什么办法弄到裘衣?”
门客说:“我会学狗偷东西。”孟尝君笑着让他去试试。当天夜里,这个门客打扮得像条狗,从狗洞钻进了秦国宫廷的仓库。他学狗叫,看守仓库的官吏以为是守夜的狗,没起疑心。等官吏睡熟了,门客拿出藏在身边的钥匙,打开藏柜,果然找到了白狐裘,于是偷了出来,献给孟尝君。孟尝君让泾阳君把白狐裘转献给燕姬,燕姬非常高兴。
有一次,燕姬和秦王夜里饮酒正开心的时候,就进言说:“我听说齐国有个孟尝君,是天下少有的大贤能之人。孟尝君本来在齐国做丞相,不想来秦国,秦国把他请来,不用也就算了,竟然还想杀他?请人家国家的丞相来,却无缘无故杀了他,还落下个杀害贤能的坏名声。我担心天下的贤士,以后都会吓得不敢来秦国了。”
秦王说:“你说得对。”第二天上朝,就下令准备车马,发放通关文牒,放孟尝君回齐国。
孟尝君说:“我多亏燕姬一句话,才得以虎口脱险,万一秦王反悔,我的命可就没了。”他的门客中有个擅长伪造文牒的,帮孟尝君把文牒上的姓名改了,然后一行人飞速离开。到了函谷关的时候,正是半夜,关门早就上锁了。孟尝君担心追兵可能会赶到,急着出关。函谷关开关和关门都有固定时间,晚上人静了就关门,鸡叫了才开门。孟尝君和宾客们都挤在关内,心里特别着急。突然,听到鸡叫声从宾客队伍里传出来,孟尝君很奇怪,一看,原来是下等门客里的一个人,他能模仿鸡叫,于是周围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。守关的官吏以为天快亮了,就起来查验文牒,打开了关门,孟尝君一行人又飞速离开了。孟尝君对这两个门客说:“我能脱离虎口,全靠了学狗盗和学鸡鸣的本事啊。”
其他宾客都为自己没帮上忙感到惭愧,从此再也不敢轻视下等门客。
樗里疾听说孟尝君被放回国,马上赶到朝堂,对秦昭襄王说:“大王就算不杀田文,也应该把他留下来当人质,怎么能放他走呢?”秦王非常后悔,马上派人飞速传命去追孟尝君。追到函谷关,索要出关人员的登记名册查看,上面没有齐国使者田文的姓名。使者问:“会不会是走小路,还没到呢?”等了半天,一点消息都没有。使者就描述孟尝君的相貌,以及宾客车马的数量,守关官吏说:“如果是这样,那今天早上出关的就是他们。”使者问:“还能追上吗?”守关官吏说:“他们跑得像飞一样,现在己经跑出一百多里远,追不上了!”使者只好回去向秦王报告,秦王感叹道:“孟尝君真是有鬼神都猜不透的智谋,果然是天下的贤士啊!”
后来秦王向主管收藏的官吏索要白狐裘,没找到,等看到燕姬穿着,就问是怎么回事,得知是被孟尝君的门客偷走的,又感叹说:“孟尝君的门下,就像繁华都市的集市,什么人才都有,我们秦国可比不上。”最后把白狐裘赐给了燕姬,也没怪罪主管收藏的官吏。不知道孟尝君回到齐国后会怎样?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