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昭颂
长昭颂
当前位置:首页 > 古言 > 长昭颂 > 第45章 愿望

第45章 愿望

加入书架
书名:
长昭颂
作者:
月见怀溪
本章字数:
4406
更新时间:
2025-05-17

夜风渐凉,两人沿着长街往河畔方向走去。

周颂宁提着兔子灯,暖黄的光晕在她裙摆上跳跃。

赵承昭手捧着河灯走在外侧,不动声色地为她挡去拥挤的人流。

河畔己经聚集了不少放灯的人,水面上星星点点,映着月光和远处的灯火。

周颂宁将手中的兔子灯递给赵承昭,接过他手里的河灯。

她小心翼翼地捧着那盏琉璃河灯,在青石台阶上蹲下身来。

夜风拂过水面,荡起细碎的波纹,映着远处灯市的倒影,恍若另一个繁华世界。

赵承昭半跪在她身侧,一手虚扶在她腰后,以防她失足滑落。

周颂宁将河灯轻轻放入水中,琉璃莲瓣触到水面的刹那,泛起一圈细小的涟漪。

周颂宁轻轻闭眼,万千思绪涌上心头。

她想起今晨梳妆时侍女们欢快的谈笑,想起昨日母亲送来的时新衣料,想起兄长总爱往她院里带来各种礼物——除了父兄惨死在荆州,她的人生圆满得几乎挑不出缺憾。

可当她闭眼的刹那,脑海中却浮现出去年寒冬在城郊见过的流民,想起茶楼里说书人讲起的边关战事。

河灯入水的瞬间,她在心底默念:“愿海晏河清,天下太平。”

周颂宁知道父兄的仇终有一天会报,她也没有什么愿望要为自己许的,那就替大家许一个愿望好了。

她闭目许愿的侧脸被烛光映得格外柔和,长睫在眼下投下一片浅浅的阴影。

“许了什么愿?”赵承昭的声音忽然在耳畔响起,比夜风还要轻。

周颂宁睁开眼,发现他正凝视着自己,眸中映着河灯的微光。

“说出来就不灵了。”她抿唇一笑。

赵承昭忽然伸手,指尖在水面轻轻一点。涟漪荡开,推着他们的河灯漂得更远。

“我可以帮你实现。”他的声音低沉而笃定,“任何愿望。”

周颂宁心头一跳,抬眸对上他的眼睛。

那里面不再是往日的克己复礼,而是某种她从未见过的专注与认真。

夜风忽然变得燥热,吹得她脸颊发烫。

周颂宁最终还是没有告诉赵承昭她许的愿望,因为她的愿望太大。

回到岸上时,大街上忽然沸腾起来。

远处传来震天的锣鼓声,一条金鳞闪烁的鱼龙灯正蜿蜒游来,龙嘴里喷吐着烟火,所到之处人群欢呼雀跃。

“是舞鱼龙的队伍!”周颂宁眼前一亮,不自觉地往热闹处张望。

她刚往前迈了半步,身后突然涌来一股人潮。不知是谁撞到了她的肩膀,她整个人向前踉跄——

一只有力的手臂瞬间环住她的腰身。

赵承昭将她往后一带,她的后背便紧紧贴上了他的胸膛。熟悉的沉水香气息笼罩下来,混合着夜风带来的硝烟味。

“我没事了。”她轻声道,却没有急着离开他的怀抱。

赵承昭“嗯”了一声,收回手臂,却仍保持着将她护在身侧的姿势。

鱼龙队伍走远,人潮逐渐散去。

“还要去看么?”

周颂宁摇摇头,发间的步摇轻晃:“天色不早了,我们回去吧。”

出来逛了这么久了,她己经开始累了。

她顿了顿,又转头看着赵承昭,小声补充:“谢谢。”

赵承昭挑眉:“你要谢我什么?”

“没什么。”

周颂宁下意识咬了一下唇,这人怎么明知故问。

夜色渐深,长街的灯火依旧璀璨,两人并肩而行。

青石板上遗落着踩碎的灯笼纸屑,一支发簪静静地躺在河岸边的石阶旁,在月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。

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拾起了这支发簪。

“大公子,这应该是世子妃方才落下的,要不要……”男子身旁的随从低声说道。

赵建川将发簪收入袖中,抬眼望向那对远去的背影。

赵承昭的牵着周颂宁的手并肩走着,在灯笼映照下投出亲密的影子,远远看去十分般配惹眼。

他淡淡道:“不必声张,回府。”

侍从不解,但也不敢多问。

……

去年秋天,赵渊为赵建川和郑婉宜赐婚,婚期定在了开春的二月份。

如今离大婚还有半个月的时间,郑婉宜自然是满心欢喜地备嫁,而赵建川却是心如止水,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。

郑府上下早己张罗起来。

今日嫁衣刚刚送过来,郑婉宜正对着铜镜试穿嫁衣和发冠,她还特意命人在嫁衣熏了沉水香,连嫁妆箱笼里都垫着香绸——只因去年秋日宴上,她曾见赵建川腰间香囊透出这般气息。

而此时的赵建川,正在西跨院的演武场挽弓。

铁胎弓弦勒得他虎口泛红,数十支白羽箭却箭箭射在百步外的靶子上。

寒风掠过他眉梢,却冻不灭眼底那团暗火。

“大公子,”管家走来,站在场外躬身道,“王妃和孙夫人请您去商议婚礼事宜。”

赵建川缓缓放下长弓。

“我知道了,等我换身衣服。”

赵建川转身走向内室,换上了下人备好的锦袍。

阳光透过窗棂,在衣料精致的云纹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却衬得他眉眼愈发冷峻。

更衣毕,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案几上。

一支金丝缠枝发簪静静地躺在锦帕上,簪头的红宝石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金芒。

他不由自主拿起来,指腹轻轻着簪身上镶嵌的宝石。

作为赵渊的长子,他比赵承昭还年长半岁。可庶出的身份,注定他永远比不上嫡子受重视。

说起来,他同赵承昭一样,打小就认识周颂宁了,但是他们之间也仅仅只是认识。

因为那时赵家和周家经常往来,因此小辈之间也是认识的。

赵承昭与周家的小公子周砚舒十分熟络,连带着和周砚舒的同胞妹妹周颂宁关系也好。

赵建川从小性子沉闷,和周家兄妹不太说得上话,见了面都只是随口打声招呼。

而性格爽朗的赵承昭总能与周砚舒兄妹谈笑风生,而他只能站在廊下,看着他们三人嬉闹的身影。

发簪在掌心渐渐温热,他仿佛又看见那年在周家的庭院里,周颂宁踮脚去够树上风筝时,那时他就站在三步之外,却始终没能迈出那一步。

在他犹豫的瞬间,赵承昭己经快步跑上前来,帮周颂宁取回了风筝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