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立桓看韩蜀,韩蜀先对韩铭和川子说:“你俩带他们几个去玩吧,和这里的人搞好关系,危险的地方不要去。”
两人领命而去,他接下去说:“坑前不坑后,坑左不坑右。院子东南角,是打井的好地方。”
“嗯,南为下,属火,借东方木生火,所以厨房在整座宅子的东南角。东侧栽桂,贵气东来,东南置井,叫青龙井。
那里肯定有口井,碾盘下面压的就是。为什么废弃了?
菁菁,想什么呢你?”看菁莪一首没说话,秦立桓问她。
“唔,听你们说话呢,什么也没想,不懂这个。”菁莪说。
走神了,确切地说被老宅给震着了。
原来听老班长说,母亲每年“晒伏”,各式衣裳布料有多少多少,厅堂里摆的红珊瑚有多高多高,喝茶的桌子是带什么宝塔纹的陈年血榉,厨房择菜的小凳子都是东南来的鸡翅木,她觉得未免太言过其实。
今天在宅子里走了走,发现不是老班长言过其实,而是自己太没见识—— 什么在公园里安个家?公园就是家好吧?
反正若干年后定门票的话,西十块钱一张是个中规中矩的价。
确实不懂。啥东方木,啥南方火,啥青龙井?她只知道无论厨房还是卫生间,水龙头一扳就该出水。
顿了一会儿说:“每个村子都有一两眼水井,听说打井前,要找人看水脉。
看准了,打出的井,水甜、水旺、旱年不断。
看不准,打出的井,出苦水,甚至不出水。
家里怎么打井不知道,只看风水不看水脉吗?
青龙井,我知道青龙寨,属于一个系统不?”
秦立桓笑出声,噗嗒给她一下,“啥玩意儿就一个系统?青龙寨,青龙帮呐你还!”
韩蜀咬住笑,悄悄捏了下她的手,解释说:“看风水就是听风看水,其中包括看水脉。
厨房放在东南,能保证充分光照,东南季风也能为厨房带来清新空气,有利于食物保存。水井靠近厨房,一为取用水方便,二为防火需要。”
“哦,既然看过水脉,位置又好,为什么还把那个井封了?那地方有什么特殊的,你为什么能想起那儿来?”菁莪问。
秦立桓摇头。
“想不起来别勉强,等空下来再问大叔。”韩蜀拍拍他说,“你的意思,房产能分割的话,就要那个小院儿?”
“对,就要那个小院儿,我感觉那里有特殊意义。可以的话,就把院墙往外扩几米,不住的话就先这样,住的话再自己翻盖。菁菁你的意思呢?”
“可以,我原来就说过要地不要房。那个小院儿不起眼,他们应该很顺利就能同意,院子后面和左面都是空地,再往外扩几米应该也不成问题。”
韩蜀点头,“行,回去我就这么跟大哥说。但大哥在车上说的那话的意思,你们没听懂?”
“听懂了啊。我、我哥、我爹,以我们三个人的名义申请房产嘛不是?”
“不是,是三家人。他说你们都是成年人了,成家在即,意思是说,你们三个人,其实是三家人。
哪有三家人住一套房子的?所以除了那个小院儿,还应该再给两个。”
啊?
可以这样理解??
曲解还是盲猜???
菁莪和秦立桓一同笑出声。
“你和大哥真不愧是亲兄弟!”秦立桓感慨一句,转而问菁莪:“你是怎么想起来把那里改成纪念馆的?”
“嗯啊,就那么想的啊……”菁莪漫不经心地说,“你怎么想起来把它改成公园的,我就怎么想起来把它改成纪念馆的。”
“我是觉得那宅子的美学价值很高,让他们办公用太浪费了,应该作为优秀古建资源就地保护起来,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建筑艺术。”
“建筑艺术?”菁莪挑挑眉反问一句。心说:你想得怪美,大风一刮,多少比这个更大更美的建筑都被毁了。
秦立桓看懂了她的表情,给她一巴掌,“什么样子?好好说话!”
“没什么样子,就觉得你太天真,要不换一换,你喊我姐姐吧。”
“臭丫头你——”
看哥哥又要动手,菁莪刺溜一下躲到韩蜀后面,伸出半个头说:“你懂建筑懂艺术,所以会这么想,不懂的人会这么想吗?
他们还觉得那灰突突的,跟棺材盒子似的水泥建筑更美呢。
还优秀古建资源就地保护?理想不错,可类似那个,甚至比那个更大更好的,你见过几个得到了妥善保护的?幼稚。”
“虞菁莪——”秦立桓咬牙扶眼镜,想笑又想揍人,说韩蜀:“让开,你别护着她。”
“不让。”韩蜀把手臂伸开,“不护着她,你要揍的人就是我了。”
秦立桓:“……”这话说得好像有道理。
“啊,哈哈……”菁莪拽住韩蜀的后襟大声笑。
韩蜀转移话题:“干爸干妈都到家了,等着咱们干活呢。”
-
秦父秦母的住处,被安排在了中学旁边,三间不大的住房,外加半间土坯灶房。
住房的顶棚糊的不是纸,而是芦苇棵子—— 先用绳子拉出菱形网格,再把芦苇席棚在上头,白亮亮的,进来就能闻到一股自然的清香。
床铺立柜甚至方桌,一半是竹制的,一半是原木白茬的,简单、粗朴,但又不失可爱。
环境也还不错,门前一片空地,屋后一片竹林。
穿过竹林,就是挂了研究所和实验中心牌子的养鸡场,他们工作起来也挺方便。
屋子新近被粉刷过,门上吊着竹帘,窗上挂着布帘,昨天拉来的行李都被整齐堆放在一个竹制凉床上。
几个笼子搁在屋檐下,里面站着几只远道而来的良种鸡鸭,正伸脖子啄食地上的草。看起来活力还不错。
几人按照秦父秦母的意思,把家具重新摆放、擦洗;再把东西一样样捡出来放好,把被褥铺上;随后把灶房收拾出来,点一把火燎锅底。
期间,场部派人给他们送来了这个月的配给,除了规定的米面粮油柴炭肉蛋糖等生活物资外,还有两条鱼、半盆虾子、一筐蔬菜和一篓竹笋。
这时节,这样的配给不可谓不丰,真是看出了岛上生态自成体系的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