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至,昼夜均分,暖阳与微风像是收到了神秘的邀约,一同奔赴人间,将沉睡了一冬的大地悄然唤醒,为世间勾勒出一幅灵动鲜活的画卷。
清晨,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,一层淡淡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大地。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,宛如一幅水墨丹青,氤氲着朦胧的诗意。渐渐地,东方泛起了瑰丽的朝霞,橘红色的光芒穿透薄雾,洒在大地上,给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。太阳缓缓升起,驱散了薄雾,温暖的阳光倾泻而下,唤醒了沉睡的万物。
田野间,麦苗在春风的吹拂下舒展着嫩绿的身姿,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,泛起层层波浪。它们贪婪地吮吸着阳光和雨露,茁壮成长,用蓬勃的生机宣告着春天的到来。油菜花也不甘示弱,一簇簇、一片片,竞相绽放,金黄灿烂,如同给大地铺上了一块绚丽的锦缎。微风拂过,油菜花随风摇曳,涌起金色的浪花,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,引得蜜蜂、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,嗡嗡的声音与翅膀的扇动声交织在一起,奏响了一曲欢快的春之乐章。
河岸边,柳树垂下柔软的枝条,宛如少女飘逸的长发。在春风的轻抚下,柳枝轻轻摆动,抽出嫩绿的新芽。那新芽嫩嫩的、绿绿的,仿佛是用碧玉雕琢而成,透着勃勃生机。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,宛如撒了一地的碎银。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蓝天、白云和岸边的绿树繁花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。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,时而跃出水面,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,打破了水面的平静,漾起圈圈涟漪。
花园里,各种花卉争奇斗艳。粉红的桃花、雪白的梨花、娇艳的海棠花……它们竞相开放,红的像火,粉的像霞,白的像雪,五彩斑斓,美不胜收。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,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,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。花朵们你挨着我,我挨着你,热闹非凡,散发着浓郁的香气,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观赏,人们纷纷拿出手机,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。
天空中,鸟儿欢快地飞翔着,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,仿佛在欢呼春天的到来。它们时而排成一字型,时而排字形,在蓝天的映衬下,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画面。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,它们剪刀似的尾巴在春风中轻快地摆动,忙着衔泥筑巢,为新的生活做准备。
春分时节的乡村,更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。农人们趁着这大好春光,在田间辛勤劳作。他们翻土、播种、施肥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眼中充满了对丰收的期盼。孩童们在田野间嬉戏玩耍,放风筝、追蝴蝶,欢声笑语回荡在乡间的小路上。
春分,是大自然馈赠给人间的一份厚礼。它用温柔的阳光、和煦的春风、绚烂的花朵,将世界装扮得如诗如画。在这个美好的时节里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,处处都洋溢着希望与活力,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神奇。
春分那日,云松村的老槐树重新开花,粉白的花瓣落在护种碑上,像给石碑戴了顶花冠。林昭站在碑前,看着各地送来的麦种标本,装在九十九个陶罐里,每个罐上都刻着送种人的名字。
“漠北的雪魂麦,江南的水灵麦,蜀地的雪顶麦……”珠儿挨个数着,忽然发现角落有个素陶罐,里面装着黑色麦种,罐底刻着“金穗盟余孽敬上”。她警惕地嗅了嗅,却闻到淡淡桂花香——竟是洗去毒后的真种。
“他们终于懂了,”林昭轻笑,“毒种终究敌不过真种,就像黑夜挡不住黎明。”他摸着陶罐,想起在首府大牢里,王富海临终前说的话:“我爹曾是云松村的猎户,被黑虎帮杀了,我才……”原来恶人亦有苦衷,护种之路,终究要化恨为种。
护种堂前的广场上,百姓们正在举行“万种归”大典。各地护种人带来的麦种被混合播种,形成“天下麦田”,每粒种子都带着不同的故事,却共同朝着阳光生长。珠儿看见老猎户正在教孩童们辨认麦种,他的猎刀早己换成木犁,犁头刻着麦穗与寒梅。
“该把师父的《护种经》埋入麦田了。”林昭捧着用羊皮包裹的经卷,里面夹着各地护种人的血书,“师父说过,最好的传承,不是刻在竹简上,而是长在土地里。”
当经卷埋入“天下麦田”的中央,奇迹发生了——所有麦种同时发芽,嫩尖上凝结的露珠,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,像极了当年在鹰嘴崖看见的野麦嫩芽。珠儿忽然想起阿爹说的话:“麦种是星星变的”,此刻的麦田,分明是星星落在了人间。
暮色中,护种队踏上新的征程,目标是更遥远的西域。珠儿背着新制的药箱,箱盖上刻着各地麦种的图案,腰间的梅剑换了剑穗,用漠北的驼毛、江南的蚕丝、蜀地的棉线编成,每一根都系着护种人的牵挂。
“大哥哥,你说西域的麦田是什么样的?”她望着漫天星斗,忽然觉得每颗星星都变成了麦种,正纷纷扬扬落在大地上。林昭笑了,指着前方隐约的驼队,驼铃声中,传来商队头领的歌声,正是用各地护种口诀编成的《万种谣》:
“雪顶草毒怕阳光,碱地生根靠驼羊,
水田滤锈用菱壳,高原耐寒有雪霜,
万种归一心,天下无饥荒……”
第二十西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