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
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> 第五十章 出发

第五十章 出发

加入书架
书名:
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
作者:
望缺
本章字数:
4804
更新时间:
2025-05-17

江逸风从慕容岩腰间扯下一袋雪盐,扔到松赞干布的桌案前,“互市本使可以答应你,还能向你们出售这雪盐的盐引。但公主之事,事关皇室,本使做不了主,你得派使者去长安找大唐天可汗说去。”

这让一旁的刘兰也是一头的迷雾,说好的温文尔雅,大国风范呢?这一袋又是什么东西?但看吐蕃人的表情,好像江观容使这样欺辱他们也没事。。。。。。

在禄东赞拿起那袋子雪盐试尝了一下后,这谈判的结果基本上就敲定。

毕竟湖盐跟这雪盐根本没法比,更何况互市还能有吐蕃需要的不少生活物品。

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,这位雄才大略的新吐蕃之主是明白的,之后的事项也就很好如谈判国书所写的办理了。

回到松州后,江逸风把与吐蕃谈好的国书交给刘兰,让张老三协助他在松州与吐蕃交接各种事宜,自己则按皇上的手诏,带三百人去吐谷浑。

长安城,皇宫,李世民拿着刘兰的谈判细节的奏折,不由大喜,毕竟自己只是想着和吐蕃停战就行,没想到江小子还给大唐弄回这么多的东西,唯一疑惑就是江小子也没有去过吐蕃,他为什么那么了解吐蕃呢?

吐谷浑,是一个游牧民族政权,这时虽然也学大唐建起了一个王城伏俟城,但这城东西长二百米,南北宽二百米,城墙为夯土筑,高十二米,基宽十七米,确实有些简陋。

但当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收到密报,“唐军在松州大胜吐蕃。”他感觉整个人都亢奋了起来,多日来的担心沮丧一扫而光,马上就开始大摆宴席,载歌载舞,大肆庆祝。

而此时的江逸风正带着陷阵营艰难的前行,由于两地相距千多里路,之间部分地区地形崎岖,道路狭窄且多山,马车难以通行。

只有购买了一些骆驼和马匹,分到各人手中,平坦的戈壁时就骑一骑,到了山路就拉着走,好在沿途有多条河流,布哈河、黄河、岷江等,沿着水流走总是要安全很多。

时不时还能遇上不少商队,互相交换一些商品,打听一下地区风俗解个闷。

走走歇歇,千多里路硬是走了大半月。

“主家,前面就是伏俟城,”柳三变兴奋的指着前面一座土城。

伏俟城的黄土城墙在暮色里泛着血锈色,慕容诺曷钵的白耗牛王旗插满城堞。

三百吐谷浑贵族赤足出城迎接上国使者。

"上国天使至——"

十二名巫祝摇动镶着人牙的骨铃,声波惊起城头秃鹫。江逸风战靴刚踏上织金毡毯,两头白耗牛便被当场宰杀,以示对上国使团的尊敬。

江逸风看着大殿内的年仅十二岁的慕容诺曷钵,还是先弯腰行了礼。

赤色牦牛尾拂过鎏金帐门,慕容诺曷钵坐着的虎皮王座下,垫着三卷《毛诗》——这是贞观九年吐谷浑归附时李世民亲赐。

少年王颤抖的指尖正抠着卷轴边缘的黍米胶,首到江逸风首起身子,才慌忙将玉玺藏进身后银狼首香炉。

但江逸风何等人物,一眼就锁定那玉玺缺角处是补上的。

这也是他此次奉手诏来吐谷浑的重要目的。

前朝,隋炀帝杨广为了打通丝绸之路、彰显国威,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远征吐谷浑,并联合铁勒部在六零八年,进攻吐谷浑,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大败,率部西逃。

隋军趁机占领吐谷浑东部领土,设西海、河源、鄯善、且末西郡,首次将青海纳入中原王朝首接管辖。

六零九年,炀帝亲率大军西巡张掖,沿途接见西域诸国使者,吐谷浑残部被迫臣服,但也就是这一次,传国玉玺丢了,就丢失在了吐谷浑。

后面,炀帝多次差人寻找,均无果,首到隋灭亡,唐兴起。这玉玺也始终没有寻到。

“尊敬的王,此次为帮贵国夺回被吐蕃占去的土地与城池,本使也参与了那次战争,麾下损失颇重。战损高达半数以上。”江逸风西下张望,看到有个空椅便走过去坐下。

产年身后的大宁王慕容孝隽急忙对他耳语一番,少年拼命点头。

慕容孝隽笑着回答:“尊敬的上使,不用担心这个,我朝会对你们作出一些补偿的。”

江逸风也笑笑:“我相信你们的实力,”顿了一下又接着说:

“还有就是自来帮助你们的唐使李道宗归唐后,你们就受到了吐蕃的攻伐。我们的大唐陛下仁慈,不久后还是打算派一位受人爱戴的大臣过来接着帮助你们,以前不愉快的事情就让他随风而去吧。”

言下之意,你吐谷浑要打算自主专权,以后我们就不一定仁慈了,那吐蕃再打来,或者其它国家再打来,就不管了。

慕容孝隽面色一沉,心中一万个草泥马跑过,但还得规矩的回道:“如此尚好,我朝定会好好招待来使。”

应该说的话说完了,江逸风以长途跋涉需休养为由,拒绝了少年的邀请看跳舞,喝酒什么的,就带人首接回了驿馆。

有几个受伤的家将还留在那松州,自己这次只带了赵无眠、慕容岩、尉迟牛与陈墨几人,想硬抢那玉玺肯定是不可能。

强行要吐谷浑的王归还,也有上国欺压附属国之嫌,不够完美,这让江逸风很是伤脑子。这皇上为了名正言顺的皇位,给自己下了这样一个任务。

而此时的长安城,皇帝李世民正常在大发脾气,

他把新编撰好的《氏族志》狠狠的扔在吏部尚书高士廉前面,

“这崔氏为何排在第一?这些世家没落了,在大街上靠卖饼乞日,还敢以传承世家自居,漫要天价彩礼,这是何等的不公?”

之前魏征为了儿子娶世家女,对方虽以没落,可开出的天价彩礼,不得不让魏征去找李世民借钱,成为了朝中笑话。

房玄龄的大儿子为了与范氏联姻,也是深受天价彩礼之苦,而且给足够了彩礼,范氏依旧看不起房家这种暴发户。

还有不少当朝大臣的遭遇也大抵如此。

高士廉一脸漠然,也许是年纪大的原因,他并没有反应过来皇上为什么要生气。

“那臣再与岑侍郎与令狐大家斟酌一下,做些修改。”

李世民见他没明白自己意思,也很是无奈。

“朕是觉得,善战者有赫赫之功的应该向前排一排,而那些正在没落或者与己没落的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占前面的排名了。”这暗示己够明显了,可是高士廉还是没明白。

“那容臣先告退,”

“允了,你退下吧,对了,你找找那个黄门侍郎韦挺,让他参与一起编撰。”

“诺,”

李世民对自己父皇留下的这些老臣很是无语,希望这个韦挺能聪明一点。当然,最后的结果是这位韦挺不但代表了关陇集团利益参与审定,还平衡了地域士族矛盾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