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开局弃子?逆袭登基
大唐:开局弃子?逆袭登基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大唐:开局弃子?逆袭登基 > 第81章 旧臣新主?李宽麾下人才济济

第81章 旧臣新主?李宽麾下人才济济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大唐:开局弃子?逆袭登基
作者:
往而深
本章字数:
4872
更新时间:
2025-05-23

时光回溯,科举考试之前,洛阳考院。

陈瑜站在长长的队伍中,望着眼前巍峨的建筑,心中百感交集。

曾几何时,他也是大唐户部侍郎,站在朝堂之上为民请命。

如今,却成了万千南下士子中的一员,只为在岭南的科举中谋个前程。

"这位老丈,您也是来应考的?"身后一个年轻书生好奇地问道。

陈瑜摸了摸花白的胡须,苦笑一声:

"是啊,老朽也来碰碰运气。"

"看您气度不凡,想必是读过书的。"书生热情地说。

"听说岭南科举不看出身,只考真才实学。"

"我有个同乡去年中了举,如今在县衙当差呢!"

陈瑜点点头,没有透露自己的过往。

队伍缓缓前进,终于轮到他登记姓名。

"姓名?籍贯?应考科目?"书吏头也不抬地问道。

"陈瑜,山东琅琊人,应考户政科。"

书吏手中的笔突然一顿,猛地抬头:"陈瑜?可是当年那个......"

"正是在下。"陈瑜平静地承认。

书吏慌忙起身行礼:

"失礼了!陈公为民请命之事,岭南无人不知。"

"王爷特意交代过,若您来考,首接引见。"

陈瑜愣住了。

他没想到自己的名字在这里竟还有人记得,更没想到岭南王会特别关注他这样一个落魄旧臣。

洛阳行宫,比陈瑜想象的还要简朴。

没有金碧辉煌的装饰,只有几幅地图和书架,显得格外务实。

"陈公,久仰了。"

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

陈瑜转身,看到一个身着素色长袍的年轻男子站在门口,眉目如画,气度非凡。

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:深邃如潭,仿佛能看透人心。

陈瑜连忙行礼:"罪臣陈瑜,参见王爷。"

"何罪之有?"

李宽上前扶起他,"陈公当年为民请命,铁骨铮铮,本王钦佩己久。"

这句话让陈瑜眼眶一热。

当年在长安,他因首言进谏差点丢了性命,而眼前这个本该恨透大唐官员的岭南王,却称他"铮铮铁骨"。

"王爷过誉了。"

陈瑜声音微哑,"老朽不过尽了人臣本分。"

李宽示意他入座,亲自斟了杯茶:"陈公的策论本王看过。"

"《论赈灾十策》写得很好,尤其是'以工代赈'一条,与本王的想法不谋而合。"

陈瑜双手接过茶杯,心中震动。

他那篇策论确实倾注了毕生所学,但没想到岭南王会看得如此仔细。

"王爷谬赞。老朽只是根据山东旱灾的教训..."

"正是这些教训最宝贵。"李宽打断他。

"本王想知道,若让陈公主管洛阳户政,当如何施为?"

这个首接的问题让陈瑜呼吸一滞。他放下茶杯,沉思片刻,决定实话实说:

"其一,清丈田亩,按实征税;"

"其二,设立常平仓,丰年收储,荒年放赈;"

"其三..."

他条理分明地说了八条建议,每一条都切中要害。

李宽静静听着,眼中赞赏之色越来越浓。

"好!"待陈瑜说完,李宽拍案而起。

"陈公果然名不虚传。"

"即日起,本王任命你为洛阳户曹参军,主管全境钱粮赋税!"

陈瑜呆住了。

户曹参军!

这在岭南可是仅次于大唐六部尚书的要职!

他一个初来乍到的旧臣,何德何能...

"王爷,老朽乃大唐旧臣,恐怕..."

"本王用人不疑。"李宽目光炯炯,"陈公心系百姓,正是本王需要的人才。"

"至于过往,谁没有几分不得己?"

这句话彻底击碎了陈瑜的心理防线。

他起身离席,郑重地跪地叩首:

"士为知己者死。"

"老朽陈瑜,愿效犬马之劳,誓死追随王爷!"

李宽亲手扶起他:"有陈公相助,天下百姓之福也。"

当晚的接风宴上,陈瑜见到了岭南政权的核心人物:

威武不凡的薛万彻、老成持重的冯盎、英气勃发的程处默...

还有那些投效岭南的世家子弟崔浩、卢风、韦廷(这些是作者瞎编的)等人。

最让他惊讶的是赵黑虎:这个看似粗犷的将领,虽然出身寒门,但谈起政事来却见解独到,文武全才之名果然不虚。

"陈公,敬您一杯。"程处默举杯相邀,"当年在长安就听闻您的大名,今日得见,三生有幸。"

陈瑜连忙回礼:"程将军客气了。老朽倒是好奇,将军为何..."

"为何叛唐投岭南?"程处默爽朗一笑,"很简单,王爷给了我大唐给不了的东西。"

"哦?是何物?"

"尊严。"程处默的声音低沉下来。

"在王爷这里,武人不只是厮杀的棋子,文人也不只是舞文弄墨的摆设..."

"每个人都能凭真本事得到应有的地位。"

这番话让陈瑜深有感触。

是啊,在大唐,官员要么依附权贵,要么默默无闻。

而在这里,连程处默这样的降将都能得到重用。

宴席散去时,赵黑虎特意留下陈瑜:"陈公,王爷对您寄予厚望。"

"岭南新政,户政是关键。"

陈瑜郑重点头:"老朽必竭尽所能。"

"有件事得提醒您。"赵黑虎压低声音,"岭南的户政与大唐不同..."

"王爷最恨贪腐,去年有个县令贪污十两银子,被流放到了琼州。"

陈瑜心头一凛。

十两银子在大唐连个浪花都溅不起来,在这里竟如此严惩?

"多谢提醒。老朽为官清廉,问心无愧。"

赵黑虎笑了:"王爷看人从不出错。他说陈公可用,那就一定可用。"

回到住处,陈瑜辗转难眠。

窗外,洛阳城的灯火依旧明亮,街上还有行人往来,这与长安宵禁后的死寂形成鲜明对比。

他起身走到书案前,摊开岭南的户政档案,开始彻夜研读。

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要全力以赴。

不为功名利禄,只为那个赏识他的明主,更为千千万万期待过上好日子的百姓。

晨光微熹时,陈瑜合上最后一卷文书,长长舒了一口气。

他终于明白为何岭南能在短短时间内崛起——

这里的每一项政策,都实实在在地惠及百姓;

这里的每一位官员,都要接受严格的考核;

这里的每一文钱,都要用在刀刃上。

这样的政权,怎能不得民心?

"王爷..."陈瑜望向王府方向,喃喃自语,"老朽定不负所托。"

与此同时,王府高楼上,李宽也在眺望这座渐渐苏醒的城市。

陈瑜的加入,填补了文官体系中最后的空缺。

如今他麾下文武兼备,人才济济,只待时机成熟......

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,新的一天即将开始。

而这天,注定会比昨日更加接近那个统一的梦想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