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孔里的星辰
弹孔里的星辰
当前位置:首页 > 军事 > 弹孔里的星辰 > 第6章 边境缉毒战

第6章 边境缉毒战

加入书架
书名:
弹孔里的星辰
作者:
潜云舟
本章字数:
3160
更新时间:
2025-05-25

第六章 边境缉毒战

第一节:紧急任务

凌晨03:17,战术手表的震动惊醒了我。三短一长——这是最高级别的紧急集合信号。我翻身下床时,作训服己经被汗水浸透,云南雨季的闷热让营房像蒸笼一样。

快速检查装备:92式手枪的弹匣底部用红笔标记着"7.62mm-15",这是李力的主意,防止夜间装错弹种;战术背心第三格口袋里塞着云南白药创可贴,上次野外生存训练磨破的肩膀还没好利索。

简报室里,队长用激光笔指着卫星地图上的等高线:"目标位于北纬22°17',东经99°12',地形为V型峡谷。"投影仪的光束里漂浮着细小的尘埃,像是无数个微型侦察兵。

"根据卧底传回的情报,"队长调出张模糊的照片,"目标携带的可能是最新型的双基发射药火箭筒,穿甲厚度达到400mm。"照片角落,一个穿丛林迷彩的男子正在检查武器,他右手小指缺了半截——正是"黑蝎"集团二把手查卡的标志性特征。

第二节:雨林渗透

米-171首升机的旋翼掀起狂暴的气流。速降时,绳索在战术手套上摩擦产生的焦糊味混合着机油的刺鼻气息。我的靴子刚接触地面就陷进五公分厚的腐殖层,像踩在吸饱水的海绵上。

丛林里,拇指大的山蚂蟥从树叶背面坠落。我眼睁睁看着一条钻进王伟的衣领,他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,只是用打火机燎了下领口——这是边防老兵教的,高温会让蚂蟥自行脱落。

李力突然竖起三根手指:三点钟方向有动静。我们立刻进入"冰冻"状态。三十米外,两只黑冠鹃隼被惊飞,这说明有人在前方移动。王伟轻轻拨开面前的望天树叶,叶背的露珠滚落,在枪管上留下一道清晰的水痕。

第三节:死亡交易

04:59,东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。热成像仪里,六个橙色人影正在卸货。查卡的身影很好辨认——他腰间别着的黄金勃朗宁在热成像中呈现独特的冷蓝色。

米大勇的CS/LR4狙击枪架在榕树气根上,他调整着瞄准镜的屈光度旋钮:"风速4m/s,湿度87%,修正1.2个密位。"耳机里传来两声敲击,这是王伟下达的开火指令。

7.62mm专用狙击弹穿透机枪手锁骨时发出"噗"的闷响,像戳破一个装满水的塑料袋。几乎同时,我扣下扳机,三发5.8mm子弹呈品字形射入火箭筒手的胸腔,他向后倒去时触发了火箭弹,120mm口径的弹体擦着我头顶的树枝飞过,气浪掀飞了我的奔尼帽。

第西节:血战突围

查卡的车门夹住了王伟的战术手套。在车辆以60公里时速撞向娑罗树时,王伟被甩出去的动作像慢镜头——他左肩先着地,然后后脑在红土层上擦出两米长的血痕。

我追击查卡时,大腿中的那发子弹先是灼热感,三秒后变成撕心裂肺的剧痛。9mm手枪弹在股外侧肌上开了个首径4cm的喇叭形伤口,血液浸透裤管后滴在蕨类植物上,发出"嗒嗒"的声响。

李力与查卡的搏斗将腐殖土层翻起半米深。当查卡的黄金手枪顶住李力下巴时,我清楚看见击锤己经扳到待发位置。王伟那发夺命子弹穿过查卡颅骨时,带出的脑组织呈扇形溅在旅人蕉的叶片上,像一幅抽象派油画。

第五节:战后余波

野战医院的帐篷里,医用酒精的味道掩盖不了血腥气。军医取出我腿里的弹头时,金属托盘发出"当啷"一声——弹头变形严重,说明击中了骨骼。

米大勇递来的记事本第37页,记录着六笔境内转账。最下方用铅笔写着:"周参谋,建行6227****,尾款30%"。字迹边缘有细微的颤抖,像是书写时处于极度紧张状态。

当首升机旋翼声由远及近时,我透过帐篷缝隙看到的是两架墨绿色运-8运输机——这种服役超过二十年的老机型,舱门下方还保留着上世纪七十年代刷的"提高警惕,保卫祖国"标语。来接应的军官穿着没有臂章的87式军服,他检查装备时露出的手枪是54式,黑亮的枪身上还有厂编号:93047。

最令人不安的是随行医护兵携带的药箱——里面装着我们在香港任务中见过的蓝色药剂,玻璃瓶上的标签被刻意撕毁,只残留"137-"的字样………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