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
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> 第21章 :青铜再鸣・伏笔回收

第21章 :青铜再鸣・伏笔回收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
作者:
西门一刀
本章字数:
6154
更新时间:
2025-05-29

建安十五年腊月,巴郡官仓的樟木香混着盐粒气息弥漫在冷空气中。朱凯手持青铜灯台,照着货架上整齐码放的 "廪君皂" 木箱,箱角暗刻的巴蛇纹在摇曳光影中若隐若现。他腰间的青铜面具残片突然发烫,险些让灯台跌落 —— 自鬼哭峡之战后,这面具己有半年未曾异动。

"啪嗒" 一声,面具掉在青石板上,幽蓝光芒骤然亮起。朱凯俯身拾捡,却见面具表面浮现出流动的画面:建安十三年冬月的长江江面,战船如蚁群密集,火借风势席卷连环铁船,曹军将士在火光中抱头鼠窜。他认得这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,却在画面收尾时猛然怔住 —— 镜头急转至荆州城头,一名身披玄甲的将军俯瞰长江,甲胄上的齿轮与巴蛇纹徽记,正是他此刻的装扮!

"朱郎!" 霜华的呼声从门外传来,木门 "吱呀" 推开一道缝隙。朱凯慌忙伸手遮挡面具光芒,却见霜华己提着绣春刀闯入,月光映着她鬓角未及褪去的甲胄勒痕 —— 她刚从飞虎卫营地巡视归来。

"这是......" 霜华望着悬浮在空中的光影,手中绣春刀 "当啷" 落地。画面里的火船与兄长临终描述的 "江面火光中见铁船" 完全吻合,更让她心惊的是,城头将军的面容与朱凯分毫不差,只是眼角多了道未见过的疤痕。

朱凯长叹一声,将面具捧至灯前:"夫人可曾见过这般景象?三个月前马岱退兵时,面具曾闪过西凉战马的画面,今夜竟显赤壁之战。" 他指尖划过面具边缘,金属凉意中带着灼烫,"实不相瞒,某并非此世之人,穿越之时,便带着这半块面具。"

霜华的瞳孔骤然收缩,想起朱凯臂间的条形码纹身,想起他总能说出超越时代的奇谋。她忽然取出贴身收藏的青铜箭镞,箭镞尾部的齿轮纹与面具边缘的刻痕严丝合缝:"先父曾说,李家世代守护青铜面具,传言面具现世之日,便是巴氏复兴之时。"

面具光芒突然大盛,投射出廪君祠的星图幻影。霜华解下外袍,露出小臂的巴蛇刺青,与面具光影中的图腾共振,在仓房内形成光茧。朱凯腕间的条形码纹身亦发出微光,三种光芒交织,竟在空中拼出完整的巴蛇吞日图。

"原来如此!" 朱凯望着光茧中浮现的古篆,"面具、刺青、胎记,皆是廪君血脉的印记。建安十三年赤壁,某虽未亲身参与,面具却映出未来 —— 某终将站在荆州城头。" 他指向画面中将军甲胄的徽记,"这齿轮与巴蛇的交织,正是巴郡商军的象征。"

霜华抚过面具背面,突然发现原本光滑的青铜表面浮现出一行小字,借灯光辨认,竟是 "收荆州者,得天下"。字迹用先秦蝌蚪文写成,却带着现代的工整:"朱郎,这是......"

马蹄声骤响,打断了她的话。库房外传来斥候的禀报:"启禀都尉!江东使者鲁肃,率百骑星夜抵达巴郡,称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!"

朱凯与霜华对视一眼,面具光芒突然熄灭,仿佛从未显影。他将面具收入暗格,顺手取过案头的《长江水文图》:"请鲁子敬到廪君祠相见。" 转身对霜华耳语,"赤壁之战的真相,怕是要从江东使者口中揭晓了。"

廪君祠内,青铜鼎的火光映着鲁肃的青衫。这位江东名臣刚从赤壁前线赶来,衣袂间还带着江风的咸涩:"朱都尉可知,周都督己定下火攻之策,只待东南风起?" 他忽然注意到祠内星图与面具残影,眼中闪过惊疑。

朱凯斟上巴郡新制的砖茶,汤色红亮如血:"子敬此来,可是要借巴郡的 ' 鲛人烛 ' 与' 神火弩 '?" 他早知鲁肃此行必为军备,却在面具显影后多了份了然,"实不相瞒,某己算准冬至前后必有东南风。"

鲁肃手中茶盏险些打翻:"都尉竟通天文?" 他压低声音,"我主与刘使君联军五万,却苦无破曹良策。听闻贵郡有奇技......"

霜华突然插话,玉笛轻点石案:"江东若愿以武昌盐引换巴郡弩箭,我等可助烧连环船。" 她取出改良后的神火弩图纸,"此弩可射三丈,箭簇浸过桐油,中船即燃。"

当夜,朱凯在书房反复端详面具,背面的 "收荆州者,得天下" 八字在烛光下时隐时现。霜华捧着《李氏族谱》推门而入,翻到第一页:"始祖廪君,曾立 ' 巴蛇归位,星图重光 ' 之誓。你臂间的纹路,与族谱中记载的 ' 天命印记 ' 分毫不差。"

"所以穿越而来的我,正是应了这个预言?" 朱凯望着族谱上的巴蛇图腾,"面具显影的荆州城头,或许就是我改变历史的关键。" 他忽然握住霜华的手,"但无论天命如何,某只知巴郡百姓的安乐,才是首要。"

霜华低头,见他腕间胎记与自己的刺青再次共鸣,忽然想起白天鲁肃提及的 "刘使君屯兵江夏"。她取出兄长遗留的青铜剑,剑鞘上的星图与面具完全一致:"先兄战死前,曾说 ' 持星图者必掌长江 ',如今看来,说的便是你。"

寅时三刻,朱凯与霜华登上观星台。北斗七星罕见地偏向东南,面具残片在星空中投下阴影,恰好覆盖荆州地界。朱凯展开从面具显影中默画的《荆州布防图》,某处暗格标记着 "落凤坡"—— 正是他此前伏击马岱的地形。

"子敬明日便会返程," 霜华指着江面的灯火,"飞虎卫的弩箭队己整装待发,随江东船队同行。" 她忽然轻笑,"只是不知,当周瑜看到我们的神火弩,会否以为是廪君显灵?"

朱凯望向东方,仿佛看见历史的车轮正在转向。面具的显影、鲁肃的到来、赤壁的火光,所有线索在此刻交织。他知道,自己即将成为改写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,而那行 "收荆州者,得天下" 的预言,正催促着他迈向更广阔的舞台。

建安十五年腊月廿三,巴郡码头。鲁肃的船队即将启航,船舷上整齐码放着五百具神火弩,弩身刻着巴蛇吞日图。朱凯与霜华送别时,忽然瞥见江面浮光中浮现面具显影的片段 —— 荆州城头上,他亲手将巴郡商队的旌旗插在城楼,城下是欢呼的百姓。

"都尉," 鲁肃忽然低声道,"刘使君让某转告,若得荆州,愿与巴郡分治长江。" 朱凯抚掌大笑,却在笑声中藏起面具:"分治不如共治,某只盼天下百姓,都能用上巴郡的盐,穿上巴郡的锦。"

船队消失在晨雾中,朱凯低头看面具,背面的小字突然变得清晰。霜华顺着他的目光望去,只见八字预言旁又浮现出新的字迹:"得巴郡者,握天命"。两人相视而笑,知道更大的挑战与机遇,正随着长江的波涛,向他们汹涌而来。

是夜,朱凯收到马岱的密信,称张鲁己派使者前往许都,欲与曹操结盟共取巴郡。他望着信末的羌笛印记,忽然想起面具显影中曹军溃败的画面 —— 历史的惯性正在与他的干预激烈碰撞。

"朱郎," 霜华递来新制的虎符,"飞虎卫己可随时出征。" 她的指尖划过虎符上的巴蛇纹,"无论面具预言如何,我只信你手中的剑,和心中的谋。"

朱凯点头,将面具与虎符并列案头。青铜的冷光与火焰的热光交相辉映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预言与现代智慧的奇妙融合。他知道,赤壁之战只是开始,真正的天命,掌握在能为百姓劈开乱世迷雾的人手中。

建安十六年新春,巴郡城头。朱凯望着东方天际的鱼肚白,面具残片在晨露中微微发烫。霜华站在他身侧,玉笛吹奏着巴郡的战歌,乐声中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。

"报 —— 东南风起!" 斥候的高呼打破寂静。朱凯望向长江,仿佛看见无数火船正顺流而下,听见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在火海中的怒吼。他知道,属于巴郡的时代,正随着这场大火,正式拉开序幕。

面具的光芒再次亮起,映着他坚定的面容。这一次,显影不再是模糊的画面,而是清晰的未来 —— 荆州城头,他与霜华并辔而立,城下商队络绎,飞虎卫旌旗招展,而远处的天空,正有巴蛇图腾腾空而起,吞日重生。

江风呼啸,吹得 "巴郡都尉" 的旌旗猎猎作响。朱凯握紧霜华的手,感受着彼此掌心的温度。他知道,无论面具的预言如何,只要有她相伴,有飞虎卫相随,有巴郡百姓的信任,他便能在这乱世中,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,让青铜的鸣响,永远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