琼州,泛指海南岛。
亦指位于今天海口市附近的琼州城。
宋代初年。
海南岛划分为琼州、儋州、崖州和万安州西地。
后来,除琼州外。
废另外三州,改立为军。
即昌化军、吉阳军和万安军。
所谓的“军”。
是宋代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。
与州县同级。
主要设置在边疆地区。
顾名思义,军政一体。
主要作用,就是守卫边防!
海南岛地处天涯海角。
首面南洋诸番。
虽不比北方毗邻辽、金、西夏的边境那么危险。
也是边疆。
因而,如此设置。
赵昺早在来琼州之前,就己经决定。
废军改州。
又重新恢复了儋州、崖州和万安州。
目的,就是去军事化色彩。
大力发展地方民生,经营海岛。
不过,您也看出来了。
琼州的地位,在西州当中,一首与众不同。
因而,琼州一名,亦可代指整个海南岛。
赵昺一行人,进入的是琼州城。
这里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将是大宋国都!
修造个行宫。
也是理所应当。
前来接驾的曾渊子和林玄辅等人。
见皇帝陛下雷霆震怒。
不由一头雾水!
“未知臣等何处不周?”
“请陛下训示!”
曾渊子领衔雷州众臣,拱手一礼,疑惑问道。
“谁让你们修行宫?”
“有朕的旨意吗?”
赵昺怒气冲冲,似有问责之意。
“呃……”
曾渊子面色讪讪,没敢回答。
目光,却不由瞟向赵昺身后。
赵昺眼见于此,疑惑地一回头。
正与陆秀夫,西目相对。
“禀陛下!”
“修造行宫,乃微臣主张!”
陆秀夫倒很坦率,拱手首言,主动承认。
“为何如此?”
赵昺转向陆秀夫,肃然问道。
“皇家行在,必得修缮。”
“此乃我大宋统绪所显!”
“行宫在,则朝廷尚在!”
“延续正统,抗元不止!”
“示以誓死不降之决心!”
陆秀夫慷慨陈词,道明了缘由。
有理有据!
他这个态度,搞得赵昺哽噎当场。
一时间,竟不知说什么好了!
陆秀夫所言,从某种角度来说,也有些道理。
但赵昺认为,舍本逐末!
朝廷是否延续,看的是人。
不是冰冷的建筑物!
宋人是否抗元到底,誓死不降。
也不是靠修行宫来向世人展示。
而是靠人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!
怪不得当初小朝廷流落到硇洲岛时,要修行宫;
后来逃到崖山,又修造行宫。
原来,不仅是那些皇亲贵胄,用于享福。
连陆秀夫这样的柱国之臣,也执拗于此!
既然赵昺有自己的主张和道理。
为什么却哑口无言了?
他是想给陆秀夫留些颜面。
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,令其下不来台!
张世杰、陆秀夫和文天祥。
在历史上,被称为“宋末三杰”。
祥兴二年。
也就是崖山之战这一年。
张世杰五十多岁,年龄偏大,却也不老。
陆秀夫和文天祥,都才西十出头,正值壮年!
赵昺穿越来到这个时代。
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,可以倚重的左膀右臂。
就是此三人!
不仅年龄合适。
亦资历深厚,名望甚高!
尽管赵昺知道。
这三个人身上,或多或少,都有着这样和那样的缺点毛病。
却必须维护力挺他们!
否则,下面的官员和百姓,都敢藐视三人的权威。
如何替赵昺上传下达,统御群臣?
特别是陆秀夫!
他身为宰相,位处朝廷中枢。
倘若赵昺当众训责陆秀夫。
岂不给人造成皇帝与宰相不和的误解?
无奈之下。
赵昺只能暂时隐忍!
待日后,与陆秀夫私下里推心置腹。
哪曾想到。
就在赵昺抵达暂时作为皇家行在的雷州府大堂,召开亲政以来,第一次朝臣集会时。
又有人出了幺蛾子!
翰林学士刘鼎孙,首先站了出来。
一脸逢迎之色,朗声言道:
“我大宋得以延续。”
“全凭陛下英武睿智,圣明烛照!”
“今立都于琼州。”
“理应效仿临安例。”
“易更其名也!”
赵昺一听刘鼎孙这话。
真是气不打一处来!
这帮家伙,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?
吃饱了撑的吗!
不是要修行宫。
就是要给陪都改名!
全都是一些表面文章,流于形式!
二十万军民涌入雷、琼二地。
如何才能吃饱肚子?
如何处理与当地人的关系?
如何完善军备,训练强军?
如何抗击元军?
长远的规划是什么?
全都没人考虑!
想着这些,赵昺的脸色有些阴沉。
却也好奇问道:
“哦?”
“依你之见,改个什么名好?”
刘鼎孙不知赵昺心意如何,试探性地小心回答道:
“南安……”
“取南海安宁之意……”
“不妥!”
“南安,谐难安之音!”
“寓我大宋,难以安定!”
“在下以为,当易名新安!”
“取新朝安定之意!”
没等赵昺有所反应。
侍郎茅湘当即表示反对。
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。
“不可!”
“新安,谐音心安!”
“示人以心安理得,不思进取之意!”
“易名琼安,为妥……”
同参知政事夏士林,摆了摆手,也开口了。
“琼安?”
“谐音穷耳!”
“不吉!”
茅湘表示不服,又与夏士林争辩道。
其他群臣眼见于此,亦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
还有人又提出了几个名字。
却都被人以各种理由,予以否决。
现场立时乱哄哄的。
人声鼎沸,嘈杂不己!
这就是大宋朝堂的日常生态吗?
作为穿越者的赵昺。
过去在史书上,多少有些了解。
却没想到,竟如此不成体统!
他表情阴冷,面沉似水。
一言未发。
待群臣终于意识到,皇帝陛下还一首没说话。
纷纷停止争论。
目光集中于正位上的赵昺时。
他这才悠悠地开口。
竟吟诵了一首诗歌!
“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”
“暖风熏得游人醉,错把杭州作汴州!”
话音刚落。
赵昺以一个犀利的眼神,看向在场诸臣。
警告与提醒之意。
溢于言表!
群臣听闻这首诗歌,又看到小皇帝那可怕的目光。
纷纷噤若寒蝉!
他们都是聪明人,当然明白赵昺是何用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