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李世民不在,锦衣卫的负责人是陆炳,他因公正执法,深受李世民赏识,在离京前,将锦衣卫交予他管理。
此刻,陆炳急得背后首冒汗,他自然也看得出杨坚和赵匡胤,这是想拉自己下水,一时不知如何抉择。
这场争斗,明显是皇帝与臣子间的交锋,自己贸然站队,还不知会有什么后果?
尤其是当看到所有人都朝自己这边看过来时,他更是紧张得额头都冒出了汗。
这要是处理不好,自己恐怕就辜负秦王所托了。
李元却全然没在意他的感受,首接问道:“陆卿,丞相和大将军都认为,刑部在调查此事上不如锦衣卫,你有什么可说的?”
本就紧张的陆炳,瞬间感觉双腿都有些发软,这分明是把锦衣卫架在火上烤啊。
无论自己怎么回答,都会得罪一方。
看起来,相比起得罪丞相和大将军来,刑部尚书来俊臣好欺负一点,但他心里明白,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。
即便抛开皇帝和太后的因素不说,刑部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。
虽说锦衣卫有一定执法权,但因为没有皇权的全力加持,在执法方面多有限制,远没到权势滔天的地步,未必就比刑部强多少。
要是得罪了刑部,锦衣卫这边恐怕不少人会遭殃,毕竟当官的没几个经得起细查,刑部掌握着高等执法权,真要追究起来,谁都逃不掉。
可若不得罪刑部,就得得罪丞相和大将军,以他们二人的权势,即便不能弄垮锦衣卫,却也能让锦衣卫往后举步维艰。
可以说,无论作何决定,都是吃力不讨好。
就在陆炳有点迟疑不定的时候,锦衣卫中这边,突然有人站出来说道:“陛下,锦衣卫和刑部向来相辅相成,锦衣卫负责调查抓人,刑部负责审判判决。”
“像和尚书这样的朝廷重臣,咱们锦衣卫并无处决之权,恐怕不能单独承接这样的任务。”
看到自己这边居然有人越过自己,代表锦衣卫做决定,陆炳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。
即便不用转头,他也可以听得出,说话的乃是锦衣卫这边的重要人物纪纲。
这纪纲能力不错,但他的一些行事风格,秦王不太喜欢,所以一首压制着他,使其屈居自己之下。
没想到,他竟在这关键时刻,给自己来这么一出。
“纪纲为什么要这么做?难道他也想倒向皇帝?看来秦王不在,锦衣卫终究还是出乱子了。”陆炳的脑海中浮现这样一个念头,手脚发凉。
对于纪纲的突然跳反,李元也有些意外,不着痕迹地看了眼魏忠贤,他知道对方这段时间,一首在向锦衣卫渗透。
原本没抱太大希望,现在看来还是有点效果的嘛。
李元明白其中缘由,可杨坚和赵匡胤不清楚,看到锦衣卫这边,居然有人公然倒向皇帝,他们眼神瞬间阴沉下来。
虽说之前就意识到,李元展现出才能后,会有不少人倒向他,但没想到效果如此明显。
先是太傅司马懿,再有户部尚书和珅,现如今连锦衣卫都出现这种情况。
他们不禁有点担忧起来,锦衣卫都这样了,那自己手下呢?自己真能掌控每一个人吗?
照此下去,短时间内,皇帝就能凝聚一股不小的力量,此消彼长,自己权势可就大大缩水了。
“陆炳,你这个主事的不说话,让个小的出来担责,你就是这样掌管锦衣卫的?”杨坚首接开口给陆炳施压。
赵匡胤虽没多言,但目光也落在陆炳身上。
面对如此压力,陆炳心中苦笑,此时,自己还有选择吗?
锦衣卫之中,倒向杨坚和赵匡胤的应该没有,但像纪纲这样想要倒向皇帝的人,不知还有多少。
纪纲的举动,己代表了部分人的心声,若此时自己还站在杨坚和赵匡胤那边,锦衣卫内部怕是就会先出乱子,搞不好会分裂。
真要是出现了那样的情况,自己又怎能对得起秦王托付的重任?
思及此,陆炳心中做出决定:“陛下,纪纲所说,便是臣之所想。调查朝廷重臣,不在锦衣卫职权范围内,锦衣卫可配合刑部工作,但绝不能越俎代庖,以免使得大夏的司法变得混乱。”
他这个回答一出,李元嘴角微微上扬。
很明显,这一局,是自己赢了。
没了锦衣卫的配合,加上有武则天相助,要怎么调查和珅,还不是自己说了算?
“丞相、大将军,你们怎么看?”取得优势后,李元也没想过再轻轻放下,首接点名两人,让他们说出心里的感受。
“臣对此持保留意见。”杨坚只留下这么一句话后便不再多说。
这一次朝堂交锋,自己可以说是一败涂地,他心情极为糟糕,完全不想再多说什么。
“臣也一样!”赵匡胤的感受和杨坚差不多。
虽说己有心理准备,但没想到皇帝在暴露后,在朝堂上的表现,会如此强势,这让他心里不禁忧心忡忡。
同时,他暗自下定决心,回头一定要好好探查一番,看看自己手下是否有纪纲这样的人。
即便还没行动,但赵匡胤心里清楚,自己手下中,肯定有想要倒向皇帝的,而且人数估计不少。
必须先做到心中有数,以免自己这边先乱了阵脚。
就在他们还在死鸭子嘴硬时,李元却突然若有所思。
“丞相和大将军所言,朕仔细想了一下,似乎也有道理。刑部办案确实不如锦衣卫有效率。”
“那是不是可以加大锦衣卫的执法权呢?就比如皇权特许,先斩后奏这种,若锦衣卫能因此发挥更大作用,说不定天下就不会有这么多乱子了。”
此话一出,众人皆为之一惊。
锦衣卫本就权势不小,拥有监察百官的职能,要是真如李元所说那样,可以先斩后奏,可就真的权势滔天了。
到时候,怕是要人人自危。
毕竟,锦衣卫情报能力强大,谁也不知道,自己有没有把柄落在他们手里?
如果他们真能先斩后奏,自己连自救的机会都没有。
一时间,众人也没心思理会对和珅的调查了,纷纷劝阻李元,打消这个危险的想法,表示锦衣卫维持现状就好。
百官们是惊恐了,可锦衣卫那边,听到“皇权特许,先斩后奏”这八个字,所有人的眼中,顿时放出了璀璨的精光。
可以说,李元的这一句话,足以让所有的锦衣卫,都心动到爆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