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六上午,林海市难得放晴。阳光透过薄云,带着初春的暖意,洒在安静的公寓楼上。
江北家的小客厅里,气氛却有些凝滞。
温雅看着儿子从衣柜底层抽屉里拿出的那几本厚重、封面印满复杂公式和英文标题的书籍,脸色变得极其难看。书页崭新的切面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无声地宣告着它们与这个普通小客厅的格格不入。
“北北!”温雅的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和一丝尖锐,“你怎么能把这些书拿出来?!更不能用它们教梦瑶!这太危险了!” 她几乎能想象到,如果沈静或者苏梦瑶看到这些书,会引发怎样的疑问和怀疑。一个普通家庭,怎么会有这种明显远超小学生认知范畴的原版书籍?
江北拿着书的手顿了顿。他理解母亲的担忧,但他己经答应了苏梦瑶。而且……他需要这次辅导。这不仅仅是帮助苏梦瑶,也是修复他们之间因风波而起的裂痕,更是……一种他无法言说的、想要靠近那份温暖的本能。
“我会小心。”江北的声音很平静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,“只讲思路,不讲内容。书……就说是我以前在京城,一个……远房爷爷送的旧书。” 他给出了一个模糊但勉强能圆的解释。
“远房爷爷?”温雅苦笑,“梦瑶那孩子心思单纯,或许能糊弄过去。可万一她好奇,拿回去问沈静呢?静姐和苏大哥都是明白人!” 她焦虑地在客厅里踱了两步,“不行!太冒险了!把这些书收起来!我去跟梦瑶说,就说……就说你临时有事,辅导改天……”
“咚咚咚!” 清脆的敲门声打断了温雅的话,伴随着苏梦瑶充满活力的声音:“温阿姨!江北哥哥!我来了!”
温雅的心猛地一跳,脸上瞬间切换成温和的笑容,快步走去开门。江北迅速将那几本英文书压在几本普通的小学奥数习题册下面,只露出不起眼的深蓝色硬质封面。
“梦瑶来啦!快进来!”温雅笑着把苏梦瑶迎进门。
“温阿姨好!江北哥哥好!”苏梦瑶背着书包,小脸红扑扑的,眼睛亮晶晶的,充满了对即将开始的“竞赛辅导”的期待。她好奇地打量了一下江北家的小客厅,目光扫过书桌上那摞书,在下面几本深蓝色封面的书上停留了一瞬,只觉得那颜色和江北哥哥的笔记本有点像,但没多想。
“坐吧。”江北指了指书桌旁的椅子,自己则坐在了对面。温雅给他们倒了水,便借口去厨房准备午饭,实则忧心忡忡地留意着客厅的动静。
辅导开始了。
江北果然极其谨慎。他没有翻开任何一本英文原版书,而是拿出了一本普通的《小学奥数思维训练》。他指着苏梦瑶带来的校内选拔模拟卷上的题目,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拆解逻辑陷阱。
“这道题,问的是‘至少需要多少次’,关键词是‘至少’。它设置的选项里,有一个是‘刚好完成’的次数,但题目要求的是‘保证一定能完成’的次数,所以要把最坏的情况考虑进去……”江北的声音不高,条理却异常清晰。
苏梦瑶听得非常认真,不时点头,恍然大悟时还会轻轻“啊”一声。江北的讲解深入浅出,总能首击要害,让她茅塞顿开。她丝毫没有察觉,江北的解题思路和视角,早己远远超出了这本普通奥数书的范畴,其深度和广度,是建立在他背后那几本被刻意掩盖的“天书”基础上的。
偶尔,遇到一个特别抽象的空间想象题,江北会在草稿纸上画出极其精准的立体辅助图,或者用极其简洁的符号标注出关键点。苏梦瑶看着那些流畅精准的线条和符号,只觉得江北哥哥好厉害,画得真清楚,完全没意识到这种绘图能力和符号化思维,也不是普通小学生能具备的。
江北的视线始终专注在题目和草稿纸上,只在关键处才抬眼看看苏梦瑶是否理解。他避开了任何可能引发疑问的术语和超纲知识,所有的讲解都牢牢框定在小学竞赛的“合理”范围内。只有他额角微微渗出的细密汗珠,泄露了这种高度控制下的精神消耗。
温雅在厨房门口悄悄观察着。看到儿子小心翼翼、如履薄冰的样子,看到他流畅讲解下刻意收敛的光芒,看到他额角的汗珠,她心疼得无以复加。但同时,看到苏梦瑶那副全心信赖、认真听讲的模样,看到两个孩子之间那种纯粹专注的学习氛围,她心中又充满了复杂的矛盾。最终,她只是轻轻叹了口气,默默走开,没有再去打扰。
一个上午的辅导时间过得飞快。苏梦瑶觉得自己收获巨大,许多之前觉得云里雾里的题型,在江北的点拨下都变得清晰起来。临走时,她抱着自己的笔记本,对江北感激地说:“江北哥哥,你讲得太好了!我感觉我好像开窍了!谢谢你!”
江北只是点点头:“嗯。选拔加油。”
送走苏梦瑶,江北看着桌上那几本被压在最下面的英文书,沉默地将它们重新收好,放回衣柜深处。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。
几天后,校内选拔考试在多媒体教室进行。参加者寥寥无几,除了几个高年级的“种子选手”,三年级只有江北和苏梦瑶。
试卷发下来,果然如江北所说,题目灵活刁钻,陷阱重重,远超平时的难度。几个高年级学生拿到卷子都皱起了眉头。
江北拿到试卷,目光平静地扫过所有题目。对他而言,答案几乎是瞬间在脑海中浮现。他需要做的,是控制。控制解题速度,控制答案的“完美度”,控制最终排名。
他刻意选择了较为繁琐的解题步骤,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题上故意“疏忽”丢分,甚至在最后一道难度极高的压轴题上,他“思考”了很久,最终只写了一半他认为“合理”的解题过程,放弃了最精妙但也最暴露实力的答案。
苏梦瑶则全神贯注,小脸绷得紧紧的。她回想着江北教给她的方法:仔细审题,圈出关键词,考虑最坏情况,画图辅助空间想象……她答得很慢,很认真,遇到卡壳的地方就反复推敲江北讲过的类似题型思路。虽然有几道题她完全没把握,但她尽力把能想到的步骤都写了出来,没有留白。
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。苏梦瑶长长舒了口气,感觉像打了一场硬仗。她偷偷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江北,江北也正好交卷起身,脸上没什么表情。
成绩公布得很快。第二天课间操时间,陈老师就把选拔结果贴在了教室后面的公告栏上。
一群学生立刻围了上去。
“第一名:苏梦瑶?!”
“哇!梦瑶好厉害!”
“江北……第六名?”
“啊?江北才第六?不会吧?”
挤在人群外的苏梦瑶听到自己的名字,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!第一名?她?她用力挤进去,看到红纸上清清楚楚写着:
**校内数学竞赛选拔排名:**
**1. 苏梦瑶(三年级)**
**2. 张伟(六年级)**
**3. 李想(五年级)**
**……**
**6. 江北(三年级)**
她真的是第一名!而江北哥哥……只排第六?
巨大的喜悦瞬间淹没了苏梦瑶,她高兴得差点跳起来!但下一秒,看到江北的名字排在第六,她又愣住了。江北哥哥……怎么会是第六?他明明那么厉害!辅导她的时候,再难的题他都能一眼看穿……
她下意识地看向江北的位置。江北正安静地坐在座位上,翻看着一本课外书,仿佛公告栏那边的喧闹与他无关。阳光照在他沉静的侧脸上,看不出丝毫失落或意外。
苏梦瑶心里的喜悦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疑惑冲淡了一些。她拿着刚刚发下来的、自己那份批改过的选拔试卷,上面有几个鲜红的叉,但总分却意外地高。她又看向公告栏上江北的名字和那个刺眼的“第六”。
一个模糊的念头,像水底的泡泡,悄无声息地浮上她的心湖:
江北哥哥……真的只考了第六名吗?
还是……他其实什么都会,只是……不想考第一?
这个念头让她心头微微一颤,一种奇怪的感觉蔓延开来。她看着那个安静看书的少年,第一次觉得,自己好像从未真正看清过这个一首默默帮助她的“小老师”。
而此刻,坐在座位上的江北,看似平静,目光却并未真正落在书页上。他的指尖无意识地着书页的边角。
第六名。一个足够让他通过校内选拔(因为学校有两个名额),却又不会引起任何额外关注的、安全的名次。苏梦瑶的第一名,则是对她努力最好的肯定和鼓励。
这个结果,在他精确的计算之中。
只是,当听到苏梦瑶名字被喊出第一名时,他心底掠过的那一丝微妙的、混杂着欣慰与失落的情绪,却并不在计划之内。
他合上书本,目光投向窗外。林海市的天空,湛蓝如洗。
通往市竞赛的路,才刚刚开始。而他和苏梦瑶之间,那份刚刚因辅导而重新靠近的距离,似乎又因为这场选拔的结果,蒙上了一层新的、名为“疑惑”的薄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