庶女宅斗,我靠现代智慧掌管内宅
庶女宅斗,我靠现代智慧掌管内宅
当前位置:首页 > 古言 > 庶女宅斗,我靠现代智慧掌管内宅 > 第三章:一碗姜汤的阳谋

第三章:一碗姜汤的阳谋

加入书架
书名:
庶女宅斗,我靠现代智慧掌管内宅
作者:
低配细狗
本章字数:
5912
更新时间:
2025-06-18

第三章:一碗姜汤的阳谋

秦嬷嬷带着刘二灰溜溜地走了,院子里只剩下林秀琴和小翠两个人。

半个时辰。

这是一个很微妙的时间。

足够秦嬷嬷回到自己的地方,平复一下心情,然后想出一个全新的、更阴险的法子来对付她。

小翠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。

她不像刚才那样激动了,反而变得有些坐立不安。

她一会儿看看院门口,一会儿又看看自家小姐,脸上的担忧藏都藏不住。

“小姐,”她终于忍不住开口,“您说……您说那秦嬷嬷,等会儿送来的炭,会不会还有问题啊?

她吃了这么大的亏,肯定不甘心。

她会不会在炭里下毒?或者……或者送来的还是湿的,只是表面上看不出来?”

秀琴安抚地看了她一眼。

“放心,毒她不敢下,那是谋害主子的死罪,借她一百个胆子她也不敢。

但动手脚,是一定的。”

她心里清楚,秦嬷嬷这次再出手,绝对不会像刘二那么愚蠢,留下明显的把柄。

新的陷阱一定会更隐蔽,更恶毒,让人吃了亏还说不出话来。

硬碰硬的法子己经用过两次了,再用第三次,效果会大打折扣,甚至可能引火烧身。

必须换个思路。

对付这种喜欢在背后搞小动作的人,最好的办法,就是把她从暗处揪出来,放到太阳底下,放到所有人的目光下。

你不是喜欢演戏吗?那我就给你搭个更大的台子,让你骑虎难下,演不下去也得演。

秀琴心里有了计较。

她转头对小翠吩咐道:“小翠,你现在去一趟咱们院里的小厨房,找张大娘。

就说我说的,我娘今天吹了冷风,身子不爽利,急需一碗滚烫的红糖姜汤来驱驱寒气。

让她多放姜,越辣越好。记住,一定要快,让张大娘立刻就熬,一熬好就马上端过来。”

小翠愣了一下,有些不解。

现在是等着对付秦嬷嬷的关键时刻,小姐怎么突然关心起姜汤来了?

但她出于对秀琴的信任,没有多问,立刻应了一声“是”,就小跑着往厨房去了。

院子里又只剩下秀琴一个人。

她搬了张小凳子,就坐在屋檐下,静静地等着。

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。

大概过了两炷香的功夫,院门口终于又出现了两个人的身影。

这次来的不是刘二,而是两个秀琴没见过的壮实仆役。

他们板着脸,一言不发,推着两辆装得满满当当的独轮车。

车上堆着的,是码放得整整齐齐,一看就是上等货的银丝炭。

两人进了院子,动作麻利地将车上的炭卸了下来,在刚才同样的位置堆成了一座小山。

整个过程,他们一句话都没说,动作很重,像是带着怨气。

秀琴就这么看着他们。

她知道,这是秦嬷嬷的下马威。

派两个生面孔的莽夫来,就是想用这种沉默的、粗鲁的态度来恶心她。

很快,两车炭全都卸完了。

那堆积如山的银丝炭,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银白色的光泽,看起来毫无问题。

数量足,质量好,干燥,没有任何异味。

一个仆役粗声粗气地开口:“三小姐,炭送到了。”

说完,他和另一个人转身就要走。

陷阱在哪儿呢?秀琴心里飞快地思索着。

炭本身没有问题,那就是人的问题。

秦嬷嬷一定是想等自己收下这批炭后,再到外面去散播谣言,说自己如何刁蛮,如何难缠,

把她秦嬷嬷一个忠心耿耿的老仆人逼得亲自去挑选好炭送来,自己却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。

如此一来,自己就落得一个“得理不饶人,刻薄寡恩”的名声。

好一招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。

就在这时,小翠端着一个托盘,从厨房的方向快步走了过来。

托盘上,放着一碗正冒着滚滚热气的汤。浓郁的姜辣味瞬间在清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。

时机刚刚好。

秀琴站起身,从惊愕的小翠手里接过托盘,快步追上了那两个正要走出院门的仆役。

“两位小哥,请留步。”

两个仆役停下脚步,转过身,一脸警惕地看着她。

秀琴脸上带着真诚得不能再真诚的笑容,将手里的托盘往前一递,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就送到了其中一个仆役的面前。

“两位小哥,真是辛苦你们了。这么冷的天,还让你们出这么大的力,跑这一趟。”

那个仆役被她的举动弄懵了,往后退了一步,连连摆手:“三小姐,这……这使不得,我们是下人,这是我们分内的事……”

“使得!怎么使不得!”秀琴的音量不大,却故意提高了一些,确保院子附近若有若无的人都能听得清楚。

她把那碗姜汤硬是塞到了仆役的手里,感受着碗沿传来的滚烫温度。

“这碗姜汤,是我刚刚才让小厨房给我娘熬的。

你们为了我们院里的事,顶着寒风,忙得满头大汗。

这碗汤,你们务必喝下去,暖暖身子,可千万别因为我们这点小事,再染上风寒,那我的罪过可就大了!”

两个仆役捧着那碗滚烫的姜汤,手足无措,脸上满是震惊。

他们来的时候,秦嬷嬷可是交代过,说这位三小姐是个极难缠的刺头,让他们送完东西赶紧走,一句话都不要多说。

可眼前的景象,跟秦嬷嬷说的完全不一样。

秀琴看着他们的反应,知道火候到了。

她转过头,对着院内大声说道,那声音里充满了感激之情。

“说起来,这次真得好好谢谢秦嬷嬷!秦嬷嬷真是我们院里的活菩萨!

她老人家心肠太好了,知道我娘病着,受不得一点寒气,不但亲自去库房督促,还特意为我们挑选了这顶好的银丝炭送来!”

“这份恩情,比这堆炭火还要暖人心啊!”

她又转回头,看着那两个仆役,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。

“你们是替秦嬷嬷来送这份恩情的,那也就是我们院里的恩人。喝一碗姜汤算得了什么?”

她又对旁边己经完全看呆了的小翠吩咐道:

“小翠,快,回屋里去,把我床头柜上那包我娘前几日赏给我的桂花糕拿出来,给两位小哥带在路上吃。

可不能让我们的恩人饿着肚子回去!”

小翠如梦初醒,连忙应声,转身跑进了屋里。

那两个仆役彻底傻了。

他们面面相觑,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同样的茫然和不知所措。

他们是来送东西的,怎么就成了“恩人”了?

捧着姜汤的那个仆役,在众目睽睽之下,不喝也不是,喝也不是。

最后,他一咬牙,仰头喝了一大口。

辛辣的姜汤瞬间从喉咙滑到胃里,一股热流猛地升腾起来,驱散了全身的寒意,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。

“好……好汤。”他由衷地赞叹了一句。

这时小翠也拿着一小包用油纸包好的点心出来了。

秀琴亲手将点心包递给另一个仆役,温和地说道:“一点小小心意,不成敬意。

还请两位小哥回去后,务必替我转达对秦嬷嬷的万分感激。

就说我林秀琴虽然年幼不懂事,但知恩图报的道理还是懂的。

她老的恩情,我记在心里了!”

两个仆役,一个捧着快喝完的姜汤,一个拿着一包点心,再也没有了来时那副桀骜不驯的样子。

他们对着秀琴,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一礼。

“多谢三小姐赏赐。您的话,我们一定带到。”

说完,他们才转身,用一种和来时完全不同的恭敬姿态,离开了院子。

首到他们的背影消失,小翠才走到秀琴身边,看着那堆积如山、再无问题的银丝炭,又看了看自家小姐,终于后知后觉地明白了什么。

“小姐,您这是……”

秀琴转过身,脸上露出了这三天来的第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。

她心里轻轻地对自己说:

秦嬷嬷想让我吃下这个哑巴亏,再在背后散播我刁蛮的谣言。我偏不。

我把她高高地捧到“活菩萨”的位置上,让全府上下的人都知道,她秦嬷嬷对我林秀琴是何等的“关怀备至”。

她以后再想对我动手,就得先掂量掂量,如何才能亲手推倒自己今天被我立起来的这座“慈善”牌坊。

她伸出手,拿起一块冰冷的银丝炭。

这一次,是真的暖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