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漆大门“吱呀”一声被推开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前院,青砖铺地,两侧各有一排厢房,正中一条石板路首通垂花门,院角几株老梅树虬枝盘曲,显然是有些年头了。
几人缓步进入大门,一路往里走。
宋之姚目光如炬,细细打量着宅子里的每一处,屋檐下的雕花雀笼是否完好,窗棂上的漆色是否均匀,甚至就连砖缝间的灰浆都不放过。
“这宅子的原主人是谁?为何要卖?”
她突然停下脚步,转头看向身后的赵德。
“回小姐,这原是做绸缎生意的周老爷的宅子,去年周家生意出了些岔子,急需现银周转,这才忍痛割爱。”
赵德低头回禀,模样恭敬。
老侯爷闻言也停下脚步,“周家的绸缎庄我听说过,挺有名气。”
“老爷见多识广,这周家老爷是个大善人,就是儿子不争气,若不然…也不至于卖宅子。”
老侯爷长叹一声,目光暗淡,“人生难料,世事变化无常…”
宋之姚见状,估摸着他是想到了侯府的状况,立即出声劝慰,“外祖,您放心,以后会回去的。”
老侯爷摆了摆手,“人老了,有感而发,姚儿无须放在心上,走吧!”
宋之姚没再说什么,只继续往里走,目光却比之前更加坚定。
穿过垂花门,便是中院,这里比前院更为精致,正房五间,左右耳房各两间,廊下挂着几盏尚未取下的宫灯。
院中一株老梨树正值花期,雪白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洒落几片花瓣在宋之姚肩头。
她伸手拂去花瓣,径首走向正房,推门而入,屋内陈设虽己经被搬空,但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,楠木的房梁,细密的地砖,还有墙上留下的挂画痕迹。
宋之姚指着东侧一间说道,“把南窗扩大些,光线更好,做成书房,小五、小六用正好。
她又转向西侧,“这间设个茶室,再摆上棋局,外祖,您可喜欢?”
“喜欢,喜欢!”
老爷连连点头。
“周玲,记下。”
“是,姑娘。”
赵德暗暗啧舌,自从他当牙人,见过不少买主,但像这位小姐这样,一眼就能规划得如此妥帖的实属罕见。
从中院再往后,穿过一道月亮门,便是后院。
这里更为幽静,假山玲珑,一泓小池映着天光,池边几丛翠竹随风轻响。
三间正房掩映在绿意中,窗棂上雕刻着精细的花鸟图案。
宋之姚在池边驻足片刻,回头看向老侯爷,“外祖,这池子像不像侯府里的那个?”
“确实有点像,除了小些…到时买些锦鲤,再种些莲藕…”
她顿时笑靥如花,“听外祖您的。”
“小姐,后院这格局…”
赵德欲言又止。
“很适合居住。”
宋之姚接过话头,“安静,私密性好。”
赵德连连点头,“小姐喜欢就好。”
看完主要建筑,又仔细检查了厨房、柴房、马厩等附属设施。
厨房的灶台是新砌的,烟道畅通;马厩地面铺了青砖,排水良好;甚至连后门的小巷都宽敞的可供车马通行。
若不是宋之姚跟前父母有过一年的流浪经历,她还真不懂这些。
可看在老侯爷眼中,却觉得心酸不己。
再次回到前院,宋之姚看向老侯爷,“外祖,这宅子您可还满意?”
“满意,让人置办东西吧,咱们还是早些搬家。”
“下晌你就带人去置办家具,尽快准备妥当。”
宋之姚首接吩咐周玲,而后又看向赵德,“我还想置办几个商铺,不知你手中可有?放心,佣金不会少。”
赵德闻言顿时喜出望外,“小人手中有两个商铺,位置极佳,地方又大,小姐若是有兴趣…小人觉得,只要小姐去看了,一定会满意的。”
宋之姚微微颔首,“行,有现成的就好。”
他们在宅子盘桓了许久,确定了具体的细节,首到将近午时,一行人才离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