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子里有了牛,为了能多些田地,来年不受饿,庄民们都很是卖力的开荒,自然效果也是喜人的,短短一个月,边边角角的加一起,大概开了将近二百亩的地。
按照人口,本可以再多开垦些,可金陵历数江南,土地金贵,根本没多少荒地以供开垦,能多出这么多,己经差不多将周围能开垦的都开出来了。
那些青壮年忙完开荒的事,便开始转战山上,砍柴、打猎、采山货,只要能吃、能用的都不放过,而那些上了年纪的,自从种子下地,就每日里往地里跑,恨不能长在地里。
想到空间里还有不少地没开垦出来,此刻如果将多余的劳力送进去,再加上大批的牛,应该很快能开完。
可这却让宋之姚有些犹豫起来,她原本不打算再往空间送人,如今看到那么多灾民,她又有了念头。
怕自己思虑不周,她去找了老侯爷,将想法说给他听,“外祖,您说我该怎么做?”
“你要为了孩子打算,养兵需要粮食,不管走到哪,都是民以食为先,兵家则讲究粮草先行,有粮就有底气,既然有地,当然自己种才把稳。
至于你说的问题,那就选一批人,将他们的眼睛用布蒙起来,早上送进去开荒,晚上再带出来,只要安全没有问题,再让人看着他们别乱跑,过后再给些铜钱,假装是别人雇佣他们开荒…”
“就按您说的办~”
有了决定,实施起来也很是顺畅。
这件事由王强和李二负责,每日里选一百个壮劳力,将他们蒙上眼带到野地,再由宋之姚送进空间去开荒,傍晚再带出来。
而其他人则根据所长做别的活计,毕竟庄子要长久,光靠种地不行。
她让周玄负责,将那些会手艺的人都召集起来,比如木匠、铁匠、织工…
毕竟织布能换钱,打铁能造农具,木匠可以做家具…
而她事先也让人去打听过,金陵城里的百姓都比较爱穿棉布衣裳,透气性好,还柔软舒适,有百姓将织好了的棉布卖到铺子里,能换不少银钱。
宋之姚虽没首接下令,但也让周玲出了面,承诺只要那些人做的好,便会给他们奖励,还走门找了识字的人教授那些灾民的孩子识字,又去镖局请了人教拳脚功夫。
为了能活下去,那些灾民都很积极努力,而这些,不过是明面上的,暗地里,宋土以修屋的借口,带着王强和周玄从秘道进城,搜罗金陵城中的乞儿暗中培养。
有了盼头,庄子上所有能干活的人都努力着,干劲十足。
男子负责修缮房屋、修建围墙,也会分批进空间干活,女子则纺线织布、照看老幼,一切都井井有条。
虽然有人小声抱怨过,但大多数人的眼中都燃着希望的火光。
这期间,让宋之姚发现了一个姑娘,虽然被晒的皮肤黝黑,看不出具体年纪,但她干活格外利索,力气也不输给男子,更难得的是头脑灵活。
起了爱才之心的宋之姚便首接让周玲去将她叫了来,开门见山的问,“你识字吗?”
“家父说女子读书无用,只教了打铁的手艺和些许武艺。”
那姑娘见主家问话丝毫不怵,回答问题也是不卑不亢。
“武艺?”
没想到有意外之喜,宋之姚很是高兴,虽然她有异能,自保能力是有,可如今她有了孩子,便是有了软肋,自然需要多些有能力的人在身边,以保安全。
“家父曾是军中教头,后来伤了腿才改行打铁。”
姑娘眼中闪过黯然,“他曾说,乱世之中,女子更需自保之力。”
宋之姚满意的点头,“这想法很好,那你可愿跟着我?我需要一个贴身护卫。”
姑娘惊讶地抬头,随即郑重地跪下,“庄主大恩,赵红英愿为庄主效犬马之劳!”
“好,你回去收拾东西,随后搬到后院去住。”
“多谢庄主。”
赵红英道了谢,便回去收拾行装,当天,宋之姚身边就多了个贴身女护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