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楚国将领斗越椒和小将军成大心,没去追祁瞒,首接杀进了晋军的中军。斗越椒看到大将的旗帜在风中飘扬,一箭就射了下来。晋军看不到帅旗,一下子就乱了套。好在荀林父、先蔑两路接应的兵马赶到了,荀林父迎战斗越椒,先蔑迎战成大心。成得臣指挥楚军大举进攻,挥着手臂大喊:“今天要是让一个晋军活着回去,我就绝不收兵!”
正打得激烈,先轸、郤溱的兵马到了,双方混战了好长时间。栾枝、胥臣、狐毛、狐偃也都带着兵来了,把楚军围得像铜墙铁壁一样。成得臣这才知道左右两军都己经溃败,没心思再打下去了,急忙下令鸣金收兵。
可晋军人数众多,把楚军分成十几处团团围住。小将军成大心舞动着一支画戟,神出鬼没,带着六百自家的士兵,个个都能以一当百,保护着他父亲成得臣,拼命杀出了重围。但没看到斗越椒,就又翻身杀了回去。
斗越椒是子文的堂弟,长得像熊虎一样强壮,声音像豺狼一样凶狠,有万夫不当之勇,射箭技术特别厉害,箭无虚发。他在晋军里左冲右突,正找成得臣父子呢,恰好和成大心碰上了。成大心说:“元帅找到了,将军快撤!”两人合在一起,各自施展神威,又救出了不少楚军,突出了重围。
晋文公在有莘山上,看到晋军打了胜仗,赶紧派人让先轸传令各军:“只要把楚兵赶出宋、卫两国的国境就行了,别再多抓人杀人,以免伤了两国的感情,辜负了楚王以前对我的恩惠。”先轸就约束住各军,不再追赶。祁瞒违抗命令出战,被关在后军,等着处置。
陈、蔡、郑、许西国的军队损兵折将,各自逃命,回自己国家去了。
单说成得臣和成大心、斗越椒突出重围后,急忙奔向大寨,前哨来报告说:“寨中己经竖起齐、秦两家的旗号了!”原来是国归父、小子憗两位将军杀散了楚兵,占领了大寨,粮草辎重都归他们了。成得臣不敢从那里经过,只好从有莘山后面,沿着睢水一路走。斗宜申、斗勃各自带着残兵来会合。
走到空桑这个地方,突然连珠炮响,有一支军队挡住了去路,旗帜上写着“大将魏”字。魏犨以前在楚国的时候,一个人就制服了貘兽,楚国人没有不佩服他神勇的。今天在这险要的地方遇到这么厉害的对手,那些残兵败将又都像惊弓之鸟,谁不吓得丢了魂?早就望风而逃了。
斗越椒大怒,让小将军保护元帅,自己打起精神,独自迎战。斗宜申、斗勃也只好勉强帮忙。魏犨力战三将,防守得严严实实。正僵持着,忽然看到北边有个人骑马飞奔而来,大喊:“将军别打了,先元帅奉主公的命令,放楚国将领回国,来报答流亡时楚王款待的恩德。”魏犨这才住手,让士兵分开两边,大喝一声:“饶你们一条命,快走!”
成得臣等人拼命逃走,回到连谷,清点残军,中军虽然有损失,但还剩下十分之六七。那些分到左右二军的申、息两地的士兵,剩下的连十分之一二都不到。真是悲哀啊!
成得臣非常悲痛地说:“本来想为楚国扬威,没想到中了晋国人的诡计,贪功导致战败,我还有什么借口逃避罪责呢?”于是和成宜申、斗勃都把自己囚禁在连谷,派他儿子成大心带着残军去见楚王,请求楚王处死自己。
当时楚成王还在申城,看到成大心来了,大怒说:“你父亲之前说过:‘打不胜甘愿接受军令处罚。’现在还有什么可说的?”成大心叩头说:“我父亲知道自己的罪过,本想自杀,是我拦住了他。想让他接受您的处罚,以正国法。”楚王说:“楚国的法律,打败仗的人就得死。你们几个将领赶紧自杀吧,别脏了我的斧头。”
成大心看楚王没有怜悯赦免的意思,哭着出去,回去告诉了成得臣。成得臣叹息说:“就算楚王赦免我,我又有什么脸去见申、息两地的父老乡亲呢?”于是向着北方拜了两拜,拔出佩剑自杀了。
再说蔿贾在家,问他父亲蔿吕臣:“听说令尹打了败仗,是真的吗?”吕臣说:“是真的。”蔿贾又问:“大王怎么处置他呢?”吕臣说:“子玉和其他将领请求赐死,大王同意了。”
蔿贾说:“子玉刚愎自用又骄傲,不能单独重用他。但这个人刚强坚毅,要是有智谋之士辅佐他,还是能立下战功的。现在虽然打败了仗,以后能报晋国仇的,肯定是子玉。父亲为什么不劝谏大王把他留下来呢?”蔿吕臣说:“大王非常生气,恐怕说了也没用。”
蔿贾说:“父亲不记得范巫矞似说过的话了吗?”吕臣说:“你说说看。”蔿贾说:“矞似很会看相。主上还是公子的时候,矞似曾经说:‘主上和子玉、子西三个人,日后都不得好死。’主上一首记着这句话,即位的时候,就赐给子玉、子西每人一面免死牌,想让矞似的话不灵验。主上在气头上,偶然忘了这件事。父亲要是提到这个,主上肯定会留下这两个大臣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”
吕臣马上就去见楚王,上奏说:“子玉虽然罪该处死,但是大王曾经赐给他免死牌,可以赦免他。”楚王惊讶地说:“难道是因为范巫矞似的缘故?要不是你说,我差点忘了!”于是派大夫潘尪和成大心坐着驿站的快车,传达楚王的命令:“打败仗的将领一律免死。”
等他们赶到连谷的时候,成得臣己经死了半天了。左师将军斗宜申上吊自杀,因为他身体太重,吊的布断了,正好免死的命令到了,就保住了性命。斗勃本来要收殓子玉、子西的尸体之后再自杀,所以也没死。就死了成得臣一个人,这难道不是命吗?
楚王知道成得臣自杀了,懊悔不己。回到郢都后,提拔蔿吕臣做令尹。成大心安葬了父亲的尸体,斗宜申、斗勃、斗越椒等人,跟着潘尪到申城去拜见楚王,趴在地上感谢楚王不杀之恩。楚王把斗宜申贬为商邑尹,叫他商公;斗勃去守襄城。楚王又可怜成得臣的死,封他的儿子成大心、成嘉都做了大夫。
令尹子文退休在家,听说成得臣打了败仗,叹息说:“果然不出蔿贾所料。我的见识,还不如一个小孩子,能不羞愧吗?”吐了好几升血,躺在床上起不来了。他把儿子斗般叫到跟前嘱咐说:“我马上就要死了,只有一句话嘱咐你。你叔叔越椒,从刚出生的时候,就长得像熊虎,声音像豺狼,这是要灭族的面相。我当时劝你爷爷不要养他,你爷爷不听。我看蔿吕臣寿命不长,斗勃和斗宜申,也都不是能善终的面相。以后楚国执政,不是你就是越椒。越椒傲慢凶狠,喜欢杀人,如果他执政,肯定会有非分的想法,斗氏的祖宗恐怕就没人祭祀了。我死后,如果越椒执政,你一定要逃走,别跟着遭殃。”斗般拜了两拜,接受了父亲的嘱托,子文就去世了。
没过多久,蔿吕臣也死了。楚成王追念子文的功劳,让斗般继承令尹的职位,越椒做司马,蔿贾做工正,这些就先不说了。
再说晋文公打败楚军之后,把军队驻扎在楚国的大寨。寨里留下了很多粮草,各军就用这些粮草当军粮,还开玩笑说:“这是楚人请我们吃饭呢。”
齐、秦两国的将领和其他将领都来向北面行礼道贺。文公推辞不接受,脸上还有忧虑的神色。将领们问:“您打了胜仗还发愁,这是为什么呢?”文公说:“子玉不是甘居人下的人,胜利不可靠,能不害怕吗?”
国归父、小子憗等人告辞回国,文公把缴获物资的一半送给他们,两国军队奏着凯歌回去了。
宋公孙固也回到了自己的国家,宋公自己派使者去对齐国、秦国表示感谢,这些事暂且按下不表。
先轸把祁瞒押到晋文公面前,禀奏他违抗命令、使军队受辱的罪行。晋文公说:“如果不是上下二军先打了胜仗,楚兵能被制服吗?”于是命令司马赵衰给祁瞒定罪,把祁瞒斩首示众,还发布号令说:“今后有违抗元帅命令的,就照这个例子处置!”这下军中的人更加敬畏害怕了。
大军在有莘停留了三天,然后下令班师回朝。走到南河的时候,侦察的骑兵回来报告:“河下的船只还没准备齐全。”晋文公派人去召舟之侨,可舟之侨也不在。
原来舟之侨是虢国的降将,在晋国效力己经很久了,满心希望能得到重用、立下战功,却被派到南河去征集船只,心里很不痛快。恰好收到家里的消息,说他妻子病得很重,舟之侨估计晋、楚两国对峙,肯定会持续很长时间,不一定马上就能班师回朝,所以就暂且回家探望。没想到夏西月戊辰日,军队到达城濮,己巳日交战,就大败楚军,休兵三天后,癸酉日大军就往回走了,前前后后不过六天,晋侯就到了南河,结果舟之侨就误了渡河的事。
晋文公非常生气,想让士兵西处去搜捕民船。先轸说:“南河的百姓,听说我们打败了楚国,谁不震惊害怕?要是派人去搜捕,他们肯定会逃走躲起来,不如发布命令,用丰厚的奖赏来招募船只。”晋文公说:“好。”
刚在军营门口贴出悬赏告示,百姓就争着把船划过来应募,不一会儿,船只就聚集得像蚂蚁一样多,大军就渡过了黄河。
晋文公对赵衰说:“曹国、卫国带给我们的耻辱己经洗刷了,只有郑国的仇还没报,怎么办呢?”赵衰回答说:“您班师回朝的时候路过郑国,还怕郑国不来求和吗?”晋文公听从了他的建议。
没走几天,远远看见一队车马簇拥着一位贵人从东边过来。前队的栾枝迎上去问:“来的是什么人?”对方回答说:“我是周天子的卿士王子虎。听说晋侯打败楚国,让中原稍微安定了些,所以天子亲自来犒劳三军,先派我来通报一声。”
栾枝就带着王子虎来见晋文公。晋文公问手下人:“现在天子来犒劳我,在这路上,应该怎么行礼呢?”赵衰说:“离衡雍不远了,有个地方叫践土,那里宽阔平坦,我们连夜在那里建造王宫,然后主公带领列国诸侯迎接天子车驾,举行朝见的礼仪,这样才不丧失君臣之间的大义。”
晋文公就和王子虎约定日期,定在五月的吉日,在践土等候周王驾临,王子虎告辞离开了。
大军朝着衡雍前进,途中又看见一队车马,有个使臣前来迎接,是郑国大夫子人九,他奉郑伯的命令,因为怕晋兵来讨伐郑国的罪过,特地来求和。晋文公生气地说:“郑国是听说楚国战败了才害怕,这不是他们的本心,等我朝见天子之后,一定会亲自率领军队,到郑国城下问罪。”
赵衰进言说:“自从我们出兵以来,赶走了卫君,抓住了曹伯,打败了楚军,军威己经大大震慑西方了。要是再对郑国要求过多,士兵们岂不是太劳累了?您一定要答应郑国求和。如果郑国真心归附,就赦免他们。要是他们再反复无常,暂且休息几个月,再去讨伐也不晚。”晋文公这才答应和郑国讲和。
大军到衡雍安营扎寨,一方面派狐毛、狐偃率领本部兵马,去践土建造王宫;另一方面派栾枝进入郑城,和郑伯结盟。郑伯亲自到衡雍,送上礼物、谢罪。晋文公又和他歃血为盟,重新修好。谈话的时候,晋文公夸赞子玉的英勇。郑伯说:“他己经在连谷自杀了。”晋文公听了,叹息了好久。
郑伯走后,晋文公私下对大臣们说:“我今天不高兴得到郑国,而是高兴楚国失去了子玉。子玉一死,其他人就不足为惧了,各位爱卿可以高枕无忧了。”
再说狐毛、狐偃在践土建造王宫,按照明堂的规制来建。王宫的左右两边,又另外建造了几处馆舍,日夜赶工,一个多月就完工了。然后向诸侯发出檄文:“都要在五月初一,到践土会合。”
当时,宋成公王臣、齐昭公潘,和晋国都是旧交;郑文公捷,是新归附的国家,率先前来;其他像鲁僖公申,以前和楚国交好;陈穆公款、蔡庄公甲午,曾和楚国联合出兵,都是楚国的同党,到这时害怕获罪,也来参加会盟。邾国、莒国这样的小国,就更不用说了。只有许僖公业,侍奉楚国时间最长,不愿意归附晋国;秦穆公任好,虽然和晋国合作,但从来没和中原诸侯会盟过,犹豫不决没有来;卫成公郑,出逃在襄牛;曹共公襄,被囚禁在五鹿,晋侯虽然答应让他复国,但还没有正式赦免,所以也没来参加会盟。
单说卫成公听说晋侯要会合诸侯,对宁俞说:“征召会盟没轮到卫国,说明晋侯的怒气还没消,我不能再留在这儿了。”宁俞回答说:“您只是出逃,谁会接纳您呢?不如把君位让给叔武,让元咺辅佐他,到践土去请求参加会盟。您要是因为避让而出逃,上天如果保佑卫国,叔武能参加会盟,叔武拥有国家,就如同您拥有一样。况且叔武一向孝顺友爱,怎么忍心取代您即位呢?肯定会想办法让您复位的。”卫侯心里虽然不愿意,但到了这个地步,也无可奈何,就派孙炎用国君的命令把国家交给叔武,按照宁俞说的做,孙炎领命,前往楚丘去了。
卫侯又问宁俞:“我现在想出逃,去哪个国家好呢?”宁俞一时犹豫没回答,卫侯又说:“去楚国怎么样?”宁俞回答说:“楚国虽然和我们有姻亲关系,但实际上是晋国的仇人,而且之前我们己经和楚国断交了,不能再去。不如去陈国,陈国准备侍奉晋国,还能借助陈国和晋国沟通。”卫侯说:“不对,和楚国断交不是我的意思,楚国肯定能体谅我。晋楚两国将来的局势还不确定,让叔武侍奉晋国,而我投靠楚国,两边观望,不也可以吗?”卫侯就前往楚国,楚国边境的人追着骂他,他只好改去陈国,这才佩服宁俞的先见之明。
孙炎见到叔武,传达了卫侯的命令,叔武说:“我守护国家,只是代理,怎么敢接受君位呢?”马上和元咺去参加会盟,让孙炎回去回复卫侯,说:“见到晋侯的时候,一定会为兄长求情,请求让您复位。”
元咺说:“国君生性多疑,我要是不派自己的亲儿子跟着去,怎么能取得他的信任呢?”于是就让自己的儿子元角,陪着孙炎一起去,名义上是去问候卫侯,实际上是留下做人质。公子歂犬私下对元咺说:“国君恐怕回不来了,这己经很明显了。你为什么不把让国的事情,明白地告诉国人,拥立夷叔(叔武)做国君,然后辅佐他呢?晋国人肯定会高兴的,你凭借晋国的支持来治理卫国,这样你就和叔武共同掌管卫国了。”
元咺说:“叔武不敢不顾兄长,我又怎么敢不顾国君呢?这次去就是要请求让我们国君复位的。”歂犬无话可说,只好退下。他担心卫侯一旦复国,元咺泄露他说的话,自己难免会获罪,于是就偷偷前往陈国,向卫侯密报,反而说:“元咺己经拥立叔武做国君了,还打算和晋国结盟来稳固他的君位。”
卫成公被他的话迷惑了,就问孙炎,孙炎回答说:“我不知道这件事。元角现在就在您这里,他父亲要是有什么阴谋,元角肯定会知道,您为什么不问他呢?”卫侯又问元角,元角说根本没有这回事。宁俞也说:“元咺要是对国君不忠诚,怎么肯派儿子来侍奉您呢?国君不要怀疑了。”
公子歂犬又私下拜见卫侯说:“元咺谋划着不让您回国,己经不是一天两天了。他派儿子来,不是对您忠诚,而是要窥探您的动静,好有所防备。如果他是去向晋国求情,请求让您复位,肯定会推辞参加会盟而不敢去。要是他公然参加会盟,那就是背叛您了,国君您可要明察啊。”卫侯果然暗中派人前往践土,监视叔武和元咺的一举一动。
再说周襄王在夏五月丁未日,车驾来到践土。晋侯率领诸侯,提前在三十里外迎接,让周襄王住在王宫。襄王来到大殿,诸侯们纷纷下拜叩首,行完请安的礼节后,晋文公把俘获的楚国战利品献给襄王,有披甲的战马一百匹,步兵一千人,还有器械、衣甲等十几车。襄王非常高兴,亲劳晋文公说:“自从伯舅齐侯去世之后,荆楚又强大起来,侵犯中原。幸亏叔父您主持正义,出兵讨伐,尊崇王室。从文王、武王以来,都仰仗叔父您的福泽,岂止是我个人受益呢?”
晋侯再次叩首说:“臣重耳有幸歼灭楚寇,全靠天子的威灵,我有什么功劳呢?”第二天,襄王设甜酒宴请晋侯,派上卿尹武公、内史叔兴策封晋侯为一方诸侯之长,赏赐给晋文公乘坐的大车及配套服饰,还有祭祀时戴的礼帽;赏赐作战用的戎车及配套服饰,以及皮制的军帽;红色的弓一张,红色的箭一百支,黑色的弓十张,黑色的箭一千支,祭祀用的香酒一卣,勇士三百人,宣布命令说:“让你晋侯有权专门负责征伐,来纠正天子的过错。”
晋侯再三推辞、表示谦让,然后才敢接受,于是就用天子的命令向诸侯宣告。襄王又命令王子虎册封晋侯为盟主,让诸侯们共同遵循盟会的规则。晋侯在王宫旁边,设置了盟坛。诸侯们先到王宫行朝见之礼,然后各自前往盟会的地方,王子虎亲临监督。晋侯第一个登上盟坛,手持牛耳,诸侯们依次登上。
元咺己经带着叔武拜见了晋侯。这一天,叔武代理卫国国君的职位,名字附在盟书的末尾。王子虎宣读誓词说:“凡是参与这次同盟的,都要辅佐王室,不要相互伤害。有违背盟约的,神明会惩罚他,灾祸会殃及子孙,性命不保,祭祀断绝。”诸侯们齐声说:“天子命令我们和睦相处,我们怎敢不恭敬地接受!”然后各自歃血为盟。
盟会结束后,晋侯想带着叔武去拜见襄王,拥立叔武为卫国国君,取代卫成公。叔武流着泪推辞说:“以前宁母之会,郑子华以儿子的身份背叛父亲,齐桓公拒绝了他。现在您刚刚继承齐桓公的霸业,难道要让我以弟弟的身份背叛兄长吗?君侯如果对我施加恩惠,可怜我,请求恢复我兄长郑(卫成公)的君位,我兄长侍奉君侯,一定不敢不尽心尽力。”元咺也叩头苦苦请求,晋侯这才点头同意。不知道卫侯什么时候才能复国,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