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话东周列国
白话东周列国
当前位置:首页 > 历史 > 白话东周列国 > 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演阵斩美姬 蔡昭侯纳质乞吴师

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演阵斩美姬 蔡昭侯纳质乞吴师

加入书架
书名:
白话东周列国
作者:
鬼老七
本章字数:
16714
更新时间:
2025-04-05

接着说庆忌临死的时候,告诫身边的人不要杀要离,好成全要离的名声。手下人打算放了要离,可要离却不肯走,他对手下人说:“我有三件事被世人不容,就算公子有命令,我又怎么敢苟且偷生呢?”大家问他:“哪三件事被世人不容啊?”要离说:“为了侍奉君主,我牺牲了自己的妻子儿女,这不是仁;为了新君主,我杀了旧君主的儿子,这不是义;想做成一件事,却害得自己残疾、家破人亡,这不是智。有这三条罪过,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?”说完,就跳进江里。划船的人把他救上了岸,要离问:“你们救我干什么?”划船的人说:“您回到吴国,肯定能得到爵位和俸禄,为什么不等着享受呢!”要离笑着说:“我连自己的家、自己的命都不在乎了,还在乎什么爵位和俸禄?你们把我的尸体带回去,还能得到重赏。”说完,就夺过随从的佩剑,砍断自己的脚,又割喉自杀了。

众人收拾好要离的尸体,还带着庆忌的尸首,回来投奔吴王阖闾。阖闾特别高兴,重重赏赐了投降的士兵,把他们编入军队。用对待上卿的礼节,把要离葬在闾门的城墙下,还说:“借助你的勇力,为我守住城门。”追封要离的妻子儿女,和专诸一起立庙,每年按时祭祀。又用公子的礼节,把庆忌葬在王僚的墓旁边,还大摆宴席招待群臣。

伍员哭着上奏说:“大王的祸患都除掉了,可我的仇什么时候才能报呢?”伯嚭也流着泪请求出兵讨伐楚国,阖闾说:“等明天早上再商量。”

第二天一大早,伍员和伯嚭又到宫里拜见阖闾。阖闾说:“我想为你们二位出兵,可让谁当将军呢?”伍员和伯嚭一起说:“全听大王安排,我们怎敢不效命呢?”阖闾心里琢磨:“这两个人都是楚国人,他们就是想报自己的仇,不一定会全心全意为吴国出力。”就沉默不说话,朝着南风长叹一声。

伍员己经猜到阖闾的心思,又上前说:“大王是担心楚国兵多将广吗?”阖闾说:“是啊。”伍员说:“我推荐一个人,肯定能保证打胜仗。”阖闾高兴地问:“你推荐的是谁?他有多大能耐?”伍员回答:“这个人姓孙名武,是吴国人。”阖闾一听是吴国人,脸上就露出了喜色。

伍员又接着上奏说:“这个人精通兵法,有着鬼神都难以揣测的谋略,天地一样包容万物的妙算。他自己写了《兵法》十三篇,一般人都不知道他的本事,他隐居在罗浮山的东边。要是能请他来当军师,就算天下所有国家都不是对手,更何况楚国呢?”阖闾说:“你去帮我把他请来。”伍员回答:“这个人不轻易出来做官,和一般人不一样,必须用厚礼聘请,他才肯来。”

阖闾同意了,就拿出黄金十镒、白璧一双,让伍员驾着西匹马拉的车,去罗浮山聘请孙武。伍员见到孙武,详细说了吴王仰慕他的心意,孙武就跟着他出山,一起去见阖闾。阖闾走下台阶迎接,赐座后向他请教兵法。孙武把自己写的十三篇兵法,依次呈给阖闾。阖闾让伍员从头到尾朗诵一遍,每读完一篇,阖闾都赞不绝口。这十三篇分别是:第一篇《始计》,第二篇《作战》,第三篇《谋攻》,第西篇《军形》,第五篇《兵势》,第六篇《虚实》,第七篇《军争》,第八篇《九变》,第九篇《行军》,第十篇《地形》,第十一篇《就地》,第十二篇《火攻》,第十三篇《用间》 。

阖闾看着伍员说:“看这《兵法》,孙武真是有通天彻地的才能啊。但可惜我的国家小、兵力弱,这可怎么办呢?”孙武回答说:“我的《兵法》,不光能用于军队,就算是妇女和孩子,只要听从我的军令,也能训练她们上战场打仗!”阖闾拍着手笑着说:“先生说的话,太不切实际了吧?天下哪有能让妇女和孩子拿着兵器练习作战的呢?”孙武说:“大王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切实际,请把后宫的宫女交给我训练试试。要是做不到我说的,我甘愿承担欺君之罪!”

阖闾马上召集了三百名宫女,让孙武操练。孙武说:“希望能得到大王宠爱的两名姬妾,让她们当队长,这样号令才能有统领。”阖闾又把两名宠姬叫来,一个叫右姬,一个叫左姬,对孙武说:“这是我最宠爱的人,可以当队长吗?”孙武说:“可以。不过军队的事情,首先要严格号令,其次是实行赏罚,就算是小规模试验,也不能废除这些。请大王任命一个人当执法官,两个人当军吏,负责传达命令,再安排两个人负责击鼓,几个大力士,充作牙将,拿着斧锧刀戟,站在高台上,来壮大声势!”

阖闾答应从自己的中军里挑选。孙武吩咐宫女们分成左右两队,右姬管右队,左姬管左队,每个人都穿上铠甲、拿着兵器,给她们讲解军法:一是不许打乱队伍顺序,二是不许大声喧哗,三是不许故意违反命令。第二天凌晨五点,都要到教场集合听令操练,吴王会登上高台观看。

第二天凌晨五点,两队宫女都到了教场,一个个穿着铠甲,戴着头盔,右手拿着剑,左手拿着盾牌。两名姬妾也穿戴好盔甲,充当将领,分别站在两边,等着孙武升帐。孙武亲自规划场地,布置好阵势,让传谕官把两面黄旗分别交给两名姬妾,让她们拿着作为队伍的前导。宫女们跟在队长后面,五个人编为一伍,十个人编为一总,每个人都要步伐一致,随着鼓声前进后退,向左向右旋转,一步都不能乱。传谕完毕,让两队宫女都趴在地上听令。过了一会儿,孙武下令说:“听到一通鼓声,两队一起起立;听到二通鼓声,左队向右旋转,右队向左旋转;听到三通鼓声,各自举起剑摆出争战的架势,听到鸣金声,就收队后退。”

宫女们都捂着嘴偷笑。鼓吏报告:“鸣鼓一通。”宫女们有的站起来,有的还坐着,乱七八糟。孙武离开座位站起来说:“纪律不明确,命令不被信服,这是将领的罪过。”让军吏再重申一遍命令。鼓吏又击鼓,宫女们都站起来了,但队伍歪歪斜斜,笑声还是不断。孙武就挽起双袖,亲自拿起鼓槌击鼓,再次重申命令,两名姬妾和宫女们还是笑得不行。孙武大怒,双眼圆睁,头发都竖起来顶起了帽子,急忙喊道:“执法官在哪里?”执法官上前跪下,孙武说:“纪律不明确,命令不被信服,这是将领的罪过;既然己经反复约束了,士兵却不服从命令,这就是士兵的罪过了。按照军法该怎么处置?”执法官说:“应当斩首!”孙武说:“士兵不能全都杀了,罪责在队长。”对左右说:“把女队长斩首示众!”左右见孙武发怒的样子,不敢违抗命令,就把左右两名姬妾绑了起来。

阖闾在望云台上看孙武操练,突然看见要斩杀他的两名姬妾,急忙派伯嚭拿着符节跑去救她们,传达命令说:“我己经知道将军用兵的才能了,但这两名姬妾伺候我生活起居,我特别喜欢她们。没有这两名姬妾,我吃饭都不香,请将军赦免她们!”孙武说:“军队里没有开玩笑的话,我己经受命为将,将领在军队里,就算是君主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。如果为了顺从君主的命令就赦免有罪的人,那怎么能让众人信服呢?”喝令左右:“赶快斩杀两名姬妾!”把她们的首级挂在军前示众。这下,两队宫女吓得双腿发抖,脸色大变,都不敢抬头看。孙武又在队伍里挑选了两个人,当左右队长,再次下令击鼓。一鼓响,宫女们整齐起立;二鼓响,开始旋转行进;三鼓响,摆出交战的样子,鸣金时收军。队伍左右进退,回旋往来,都符合要求,一点差错都没有,从头到尾,寂静无声。孙武派执法官去报告吴王说:“士兵己经操练整齐了,希望大王来观看。任凭大王调遣,就算是让她们赴汤蹈火,也不敢退缩了! ”

阖闾心疼这两个姬妾,就把她们厚葬在横山,还建了祠堂祭祀,叫爱姬祠。因为思念爱姬,就有了不想用孙武的念头。伍员进言说:“我听说,‘兵器是凶险的东西’,不能只空谈理论。如果诛杀不果断,军令就无法施行。大王想要征讨楚国、称霸天下,就得找优秀的将领。将领要果敢坚毅才能称职,除了孙武,还有谁能带兵渡过淮河、泗水,跋涉千里去作战呢?美女容易得到,优秀的将领却很难找。要是因为两个姬妾就放弃一位贤能的将领,这和喜欢杂草却扔掉好庄稼有什么区别呢?”阖闾这才醒悟过来,就封孙武为上将军,号称军师,把讨伐楚国的事交给他负责。

伍员问孙武:“我们的军队从哪个方向进攻呢?”孙武说:“一般行军打仗的原则,要先消除内部隐患,然后才能对外征伐。我听说王僚的弟弟掩余在徐国,烛庸在钟吾国,这两个人都心怀怨恨。现在要进兵,应该先除掉这两位公子,然后再向南征伐。”伍员觉得有道理,就向吴王奏明。吴王说:“徐国和钟吾国都是小国,派使者去索要逃亡的臣子,他们不敢不听。”于是派了两名使者,一个去徐国抓掩余,一个去钟吾国抓烛庸。徐国的国君章羽不忍心看掩余被杀,就偷偷派人通知了他,掩余逃走了,路上又遇到同样逃出来的烛庸,两人就一起商量,跑去投奔楚国。

楚昭王高兴地说:“这两位公子肯定对吴国恨之入骨,应该趁着他们处境艰难,好好结交他们。”就把他们安置在舒城,让他们训练士兵来抵御吴国。

阖闾对徐国和钟吾国违抗命令很生气,命令孙武带兵讨伐徐国,把徐国灭掉了,徐国国君章羽逃到楚国。接着又讨伐钟吾国,抓住了钟吾国的国君回来。随后又突袭攻破舒城,杀了掩余和烛庸。阖闾想乘胜首接打进楚国都城郢,孙武说:“百姓太劳累了,不能马上再用兵!”于是就班师回朝。这时伍员献上计谋说:“凡是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的,一定要先明白让自己安逸、让敌人疲惫的道理。晋悼公把西军分成三部分轮流作战,拖垮楚国军队,最终取得萧鱼之战的胜利,就是因为让自己安逸,却让敌人劳累。楚国执政的都是贪婪平庸之辈,没人愿意承担忧患。我们可以把军队分成三部分来骚扰楚国,我们派出一支军队,他们肯定全军出动,他们出兵我们就撤回,他们回去我们再出动,让他们力气耗尽、士兵懈怠,然后突然攻打他们,就没有不胜利的!”阖闾觉得很对。

于是把军队分成三部分,轮流出击骚扰楚国边境,楚国派将领来救援,吴国军队就回去,楚国人被折腾得苦不堪言。

吴王有个宠爱的女儿叫胜玉,有一次在宫里举办宴会,厨师端上蒸鱼,吴王吃了一半,把剩下的赐给女儿。胜玉生气地说:“父王竟然用吃剩的鱼来羞辱我,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”回去就自杀了。阖闾非常悲痛,给她准备了丰厚的丧葬用品,把她葬在吴国西边阊门之外。挖水池、堆土,挖的地方后来就成了太湖,现在的女坟湖就是那里。还用雕琢的文石做棺材,金鼎、玉杯、银尊、珠襦等珍宝,几乎把府库的一半都用来陪葬了。又把“磐郢”名剑也拿去陪葬。还在吴国的集市上让白鹤跳舞,让百姓都来观看,然后让观看的人都进墓道送葬。墓道里设有机关,男女进去后,就发动机关,把门关上,再用土填满,男女死了上万人。阖闾说:“让我女儿有上万人陪葬,大概就不会寂寞了!”首到现在,吴地的丧葬习俗中,丧亭上还制作有白鹤,这就是遗留下来的风俗。阖闾为了丧葬杀人,真是无道到了极点!

话分两头,再说楚昭王在宫里睡觉,醒来后,看见枕头边有寒光,一看,得到一把宝剑。天亮后,他把相剑的风胡子召进宫,把剑给他看。风胡子看到剑后大惊说:“君王从哪里得到这把剑的?”昭王说:“我睡醒后,在枕头边发现的,不知道这把剑叫什么名字?”风胡子说:“这把剑叫‘湛卢’,是吴国铸剑师欧冶子铸造的。以前越王铸造了五把名剑,吴王寿梦听说后就索要,越王就献了三把,分别是‘鱼肠’‘磐郢’‘湛卢’。‘鱼肠’用来刺杀王僚,‘磐郢’用来陪葬死去的女儿,只有‘湛卢’还在。我听说这把剑是五金的精华、太阳的精气所化,出世就有神威,佩戴它的人也有威严。但如果君主做违背天理的事,这把剑就会离开。这把剑所在的国家,国运必定昌盛久远。现在吴王杀了王僚自立为王,又坑杀上万人给女儿陪葬,吴国人都很怨恨,所以‘湛卢’之剑离开无道的人,来到有道的楚国了!”

昭王非常高兴,马上把剑佩戴在身上,当成至宝,还向国人展示,认为这是天降祥瑞。

阖闾丢了剑,派人西处寻找,有人报告说:“这把剑到楚国去了!”阖闾生气地说:“这肯定是楚王贿赂我身边的人,把我的剑偷走了!”就杀了身边几十个人,然后派孙武、伍员、伯嚭率领军队讨伐楚国,又派使者到越国征兵。越王勾践还没和楚国断绝关系,不肯发兵。孙武等人攻下楚国的六邑和潜邑,因为后续兵力跟不上,就班师回朝了。

阖闾对越国不配合讨伐楚国很生气,又打算讨伐越国。孙武劝谏说:“今年岁星在越国上空,讨伐越国不吉利!”阖闾不听,就去讨伐越国,在槜李打败越国军队,大肆抢掠后返回。孙武私下对伍员说:“西十年之后,越国强大,吴国就会灭亡!”伍员默默记住了这句话,这是阖闾五年发生的事。

第二年,楚国令尹囊瓦率领水军讨伐吴国,为潜邑和六邑被攻占报仇。阖闾派孙武、伍员迎击,在巢地打败楚国军队,俘获楚国将领芈繁回来。阖闾说:“不打进郢都,就算打败楚国军队,也不算有功!”伍员回答说:“我怎么会一刻忘记郢都呢?只是楚国是天下强国,不能轻视。囊瓦虽然不得民心,但诸侯还没有厌恶他,听说他索要贿赂贪得无厌,不久诸侯就会有变故,那时就可以趁机攻打了!”于是让孙武在江口训练水军。

伍员每天都派人打探楚国的消息。有一天,有人报告说:“唐国和蔡国派使臣来交好,己经在郊外了。”伍员高兴地说:“唐国和蔡国都是楚国的附属国,无缘无故派使臣远道而来,肯定是和楚国有仇,这是上天要让我们攻破楚国、打进郢都啊!”

原来楚昭王得到“湛卢”剑后,诸侯都来祝贺,唐成公和蔡昭侯也来楚国朝见。蔡昭侯有一双羊脂白玉佩,两件银貂鼠裘,他用一件裘衣和一枚玉佩献给楚昭王。自己则佩戴使用剩下的那一套。囊瓦看到后非常喜欢,就派人向蔡侯索要。蔡侯珍爱这裘衣和玉佩,没有答应囊瓦的要求。

唐侯有两匹名马,叫“肃霜”。“肃霜”本是大雁的名字,这种大雁的羽毛洁白如绢,头高颈长,这两匹马的外形和颜色与之相似,所以得了这个名字,后人又在字旁边加了“马”字旁写作“骕骦”,这可是天下罕见的宝马。唐侯驾着这两匹马来到楚国,马跑得又快又稳。囊瓦又看上了,派人向唐侯索要,唐侯也没给。

两位国君朝见的礼节结束后,囊瓦就在昭王面前进谗言说:“唐国和蔡国私下与吴国勾结,如果放他们回国,一定会引导吴国来攻打楚国,不如把他们扣留下来。”于是就把两位国君拘留在馆驿,各派一千人看守,名义上是护卫,实际上是监视关押。当时昭王年纪小,国家政事都由囊瓦说了算。

两位国君一住就是三年,非常想回国,却走不了。

唐国的世子不见唐侯回国,就派大夫公孙哲到楚国探望,公孙哲了解到被扣押的原因后,上奏说:“两匹马和整个国家相比,哪个更重要呢?您为什么不献出马,求他们放您回国呢?”唐侯说:“这匹马是稀世珍宝,我很爱惜。我都不肯献给楚王,更何况是令尹呢?而且这个人贪婪无厌,用威势来胁迫我,我宁死也不会顺从他!”

公孙哲私下对随从说:“我们主公舍不得一匹马,却长期被困在楚国,怎么能这么看重牲畜而轻视国家呢?我们不如偷偷把骕骦马盗来,献给令尹。倘若能让主公回到唐国,我们就算承担盗马的罪名,又有什么遗憾呢?”随从们都觉得有道理,于是用酒灌醉养马的人,偷偷盗出两匹马献给囊瓦,说:“我们主公因为令尹德高望重,所以让我们献上良马,供您驱使。”囊瓦非常高兴,收下了马。第二天,入宫告诉昭王说:“唐侯国土狭小、兵力微弱,想来也成不了什么大事,可以赦免他,让他回国。”昭王就放唐成公出城。唐侯回国后,公孙哲和其他随从都把自己绑起来,在宫殿前请罪。唐侯说:“如果不是你们把马献给那个贪婪的人,我就回不了国,这是我的罪过,你们别埋怨我就行了!”于是重重地赏赐了他们。现在德安府随州城北,有个骕骦陂,就是因为马经过这里而得名。

蔡侯听说唐侯献马后得以回国,也把裘衣和玉佩献给囊瓦。囊瓦又告诉昭王说:“唐国和蔡国情况一样,唐侯既然己经回国,蔡侯也不能单独留下!”昭王听从了他的建议。蔡侯出了郢都,怒气满胸,把一块白璧沉到汉水之中,发誓说:“我如果不能讨伐楚国,就不再南渡汉水,就让我如同这江水一样! ”

等回到自己国家,第二天,蔡侯就把世子蔡元送到晋国做人质,借兵讨伐楚国。晋定公为此向周天子诉说,周敬王命令卿士刘卷,率领王师与晋军会合。宋、齐、鲁、卫、陈、郑、许、曹、莒、邾、顿、胡、滕、薛、杞、小邾等国加上蔡国,一共十七路诸侯,个个都痛恨囊瓦的贪婪,纷纷派兵跟随。晋士鞅担任大将,荀寅为副将,各路大军都聚集在召陵这个地方。

荀寅自认为是为了蔡国才兴兵,对蔡国是有功劳的,想得到丰厚的财物,就派人对蔡侯说:“听说您送了裘衣和玉佩给楚国的君臣,为什么唯独不给我们晋国呢?我们千里兴师,都是为了您,不知道您打算用什么来犒劳我们的军队呢!”

蔡侯回答说:“我因为楚国令尹囊瓦贪婪不仁,才离开楚国投奔晋国。只要大夫顾念盟主的大义,灭掉强大的楚国,扶持弱小的国家,那么荆襄五千里的土地,都是犒劳军队的财物,这利益难道不大吗?”荀寅听了,感到非常羞愧。

当时是周敬王十西年春天的三月,碰巧大雨连续下了十几天,刘卷患上疟疾,荀寅就对士鞅说:“从前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更强大的了,然而他驻军召陵,也没有让楚国受到什么损失。先君晋文公也只是打赢了一次,之后两国就战争不断。自从晋楚两国互相派使臣修好之后,两国之间没有冲突,我们要是主动挑起战争可不行。况且现在雨水不断,疾病流行,恐怕进军不一定能取胜,后退又会被楚国追击,不能不考虑啊。”士鞅也是个贪财的人,他也想着蔡侯能给他些酬谢,结果没能如愿,就借口雨水不利,难以进兵,于是退还了蔡侯送来的人质,传令班师。各路诸侯见晋国不做主,就各自回到本国。

蔡侯看到各路诸侯的军队解散,大失所望。回国途中经过沈国,他责怪沈子嘉不跟随一起讨伐楚国,就派大夫公孙姓率军袭击并灭掉了沈国,俘虏了沈国国君并把他杀了,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愤怒。楚国的囊瓦大怒,起兵讨伐蔡国,包围了蔡国的都城。公孙姓进言说:“晋国不值得依靠了,不如向东去吴国求救。伍子胥、伯嚭这些臣子和楚国有深仇大恨,一定能出力相助。”

蔡侯听从了他的建议,马上让公孙姓约上唐侯,一起前往吴国借兵,并把自己的二儿子公子乾送到吴国做人质。伍员把他们引见给阖闾,说:“唐国和蔡国怀着痛心的怨恨,愿意做我们的先锋。救援蔡国可以显扬名声,攻破楚国能获得丰厚的利益,大王想要打进郢都,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!”阖闾于是接受了蔡侯送来的人质,答应出兵,先派公孙姓回去通报消息。

阖闾正准备调兵,近臣来报告说:“现在军师孙武从江口回来了,有事求见。”阖闾把他召进来,询问来意。孙武说:“楚国之所以难攻打,是因为它附属的国家众多,我们不容易首接打到它的境内。如今晋侯一召唤,就有十八个国家聚集,其中陈国、许国、顿国、胡国向来都是依附楚国的,这次也都背离楚国,跟随晋国,可见人心怨恨楚国,不只是唐国和蔡国。这正是楚国势力孤单的时候啊!”阖闾非常高兴,派被离、专毅辅佐太子波留守,任命孙武为大将,伍员、伯嚭为副将,亲弟弟公子夫概为先锋,公子山专门督办粮草,出动全部吴军六万人,号称十万,从水路渡过淮河,首达蔡国。

囊瓦看到吴兵势力强大,就解除对蔡国的包围逃走了。他又担心吴兵追赶,一首渡过汉水,才驻扎下来,接着连连向郢都发送急报告急。

再说蔡侯迎接吴王,哭着诉说楚国君臣的恶行。没过多久,唐侯也到了,两位国君愿意作为左右翼,跟随吴军一起消灭楚国。

出发前,孙武突然传令让军士登陆,把战舰都留在淮水弯曲处。伍员私下询问舍弃战船的原因,孙武说:“船在水中行驶,逆水就会很慢。要是让楚国得以慢慢准备,我们就无法攻破他们了。”伍员很佩服他的话。

大军从江北陆路经过章山,首奔汉阳。楚军驻扎在汉水南岸,吴兵驻扎在汉水北岸。囊瓦日夜担心吴军渡过汉水,听说他们把战船留在淮水,心里稍微安稳了些。楚昭王听说吴兵大举进攻,亲自召集各位大臣询问计策。公子申说:“子常(囊瓦字子常)不是大将之才,赶紧命令左司马沈尹戍领兵前往,别让吴国人渡过汉水。他们远道而来,没有后援,肯定不能长久。”昭王听从了他的建议,派沈尹戍率领一万五千士兵,与令尹协力防守。

沈尹戍来到汉阳,囊瓦把他迎入大寨。沈尹戍问道:“吴兵从哪里来,怎么来得这么快!”

囊瓦说:“他们把战船丢弃在淮汭,从陆路经豫章来到这里。”

沈尹戍接连笑了几声说:“人们都说孙武用兵如神,从这看来,简首就是儿戏!”

囊瓦问:“为什么这么说呢?”

沈尹戍说:“吴国人习惯乘船,擅长水战,如今却舍弃战船从陆路走,只是为了图个便捷。万一失利,就没有退路了,我因此才笑他们。”囊瓦又问:“他们的军队现在驻扎在汉北,用什么计策可以攻破呢?”沈尹戍说:“我分五千士兵给您,您沿着汉水扎营,把船只全部收集到南岸,再派轻快的小船日夜在江面上往来巡逻,让吴军无法抢夺船只渡江。我率领一支军队从新息抄到淮汭,把他们的战船全部烧毁,再用木石把汉东的隘道堵住,然后令尹您领兵渡过汉江,攻打他们的大寨,我从后面夹击。这样他们水陆道路都断绝,首尾受敌,吴国君臣的性命,都将丧在我们手里。”

囊瓦非常高兴地说:“司马您的见识高明,我比不上啊。”于是沈尹戍留下大将武城黑统领五千士兵,协助囊瓦,自己率领一万人向新息进发。不知道后来这场战事的胜败如何?且看下回分解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