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:归程(中)
2000年1月9日 上午7:40 开往丽水县的早班车
车厢里飘着柴油和竹笋干混合的气味。我坐在靠窗位置,看着青田村的黛瓦白墙在晨雾中渐渐隐去。米大勇坐在过道侧,指腹着未拆的纸条,阳光透过"娃哈哈"矿泉水瓶在他手背上投下晃动的光斑。
"打开看看!"李力从前排扭过头,作训帽檐上还沾着灶台的柴灰,"万一是定情信物呢?"
王伟用削竹签的匕首柄敲了他膝盖——正好是麻筋位置。这个爆破手脚下己经积了堆对称的木屑,活像他布置的雷管阵列。
车子急刹时,我的背囊从行李架滑落。弹壳撒了一地,有颗滚到发动机盖附近,被烫得"滋啦"作响。米大勇伸手去捡的动作依然标准——脊柱与大腿呈90度首角,这是防雷训练养成的肌肉记忆。
"搞什么名堂?"司机探出头骂了句浙南方言。窗外田埂上,王铁柱正光着脚狂奔,书包在身后像降落伞般鼓起。男孩的棉裤膝盖处还沾着泥,显然是刚从菜地跑来。
米大勇三步并作两步跳下车。王铁柱塞给他个铁皮饼干盒,盒盖上用蜡笔涂着歪扭的国旗图案。"我和刘小虎他们找的!"男孩喘得胸口剧烈起伏,"后山训练场..."
掀开盒盖,里面整齐码着十几颗子弹壳,每颗都裹着彩纸。最底下那颗被金箔纸包着的,我认出是米大勇新兵连首射的纪念——边缘还刻着"1995.10.1"。
"小满老师带我们去的,"王铁柱用袖子抹鼻涕,"她说你肯定想它们了。"米大勇突然摘下多功能军刀,刀柄上缠着的伞绳己经泛白。"替我保管,"他把刀塞进男孩手心,"下次检查。"
车子重新启动时,王铁柱在窗外敬了个少先队礼。米大勇打开铁盒,内侧用铅笔写着:"等你教我们打靶",字迹歪斜得像受伤的蚂蚁。
"咱们'枪神'的接班人?"李力刚开口就被竹签戳了腰眼。王伟削的竹哨突然递到米大勇面前,哨身刻着螺旋纹路——这种设计能增加音频穿透力,是我们在丛林联络的土办法。
米大勇吹响竹哨,惊飞了电线上的麻雀。窗外掠过"创建文明城市"的标语牌,远处瓯江上的挖沙船正喷吐黑烟。这场景让我想起新兵连时乘火车来浙江,也是这样的初春清晨。
纸条终于被展开,米大勇的睫毛在阳光下投下细密的阴影。"写的啥?"我假装整理背囊。
"她说..."米大勇望向江岸连片的柑橘林,"教室后面的枇杷树结果了。"他的声音很轻,像在汇报某个远距离目标。
车子驶过新建的开发区,瓷砖厂的白烟囱旁还留着"实现西化"的褪色标语。王伟突然说:"枇杷蜜能润肺。"这个农家出身的爆破手总有些奇怪的常识。
米大勇把纸条折好塞进胸袋,正好贴着那颗系红绳的弹壳。远处传来汽笛声,丽水县城的轮廓己经浮现,而更远处,是我们即将归返的军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