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孔里的星辰
弹孔里的星辰
当前位置:首页 > 军事 > 弹孔里的星辰 > 第9章 血色追缉

第9章 血色追缉

加入书架
书名:
弹孔里的星辰
作者:
潜云舟
本章字数:
4562
更新时间:
2025-05-25

第九章 血色追缉

第一节:拂晓警报

1998年5月11日凌晨4点17分,尖锐的哨声刺破成都特种警察学院的寂静。我猛地从床上弹起,战术手表的夜光指针泛着惨绿色微光,表盘上的日期显示这是一个周日——非正常训练日。

右手下意识摸向枕下的92式手枪,指腹触到套筒上的防滑纹时,确认这是我的配枪而非训练用枪。快速卸下弹匣检查,15发5.8mm手枪弹压得严丝合缝,弹壳底部的"97-32"厂标在月光下清晰可见——这是去年重庆兵工厂的特别批次,专门配发给西南地区特警部队。

作训服内衬传来纸币摩擦声,上周刚缝进去的三张百元大钞和伪造身份证还在。自从云南缉毒任务后,我们都有了随时撤离的准备。左脚刚套进作战靴就察觉到异样——鞋垫下方多了个硬物,掏出来是把微型瑞士军刀,刀柄刻着"力王"二字。

第二节:迷雾指令

训练场上弥漫着柴油尾气的刺鼻味道。六辆拆除牌照的东风EQ2050猛士车呈楔形排列,车顶架设的强光灯将水泥地照得惨白。发动机怠速运转的震动通过靴底传来,频率显示这些车辆刚经过高强度使用。

队长站在指挥车阴影里,87式作训帽的帽檐压得很低:"代号'铁帚',目标为跨境贩毒集团情报站。"他的声音比往常嘶哑,右手食指第二关节有新鲜结痂——这是长期使用加密发报机的典型特征。

按照特警学院标准流程,我们开始交叉检查装备。当帮李力调整95式步枪背带时,我的拇指蹭到枪管散热孔,残留的火药颗粒立即沾满指纹——这支枪在最近48小时内发射过实弹,但过去三天我们都在休整期。

王伟假装替我整理战术背心,第三格口袋里多了个冰凉物体。解散后摸出来看,是把银行保险柜专用的双齿钥匙,齿纹编号"CD-137"在月光下泛着冷光。

第三节:诡雷惊魂

CQB模拟楼像头沉睡的巨兽蹲在夜色中。我们B组负责清理二楼,米大勇打头阵,他的作战靴在仿地毯地胶上没发出任何声响——这是用砂纸打磨鞋底纹路的成效。

203教室的门锁有新鲜撬痕。王伟用窥镜观察后突然绷紧背部肌肉——通过镜片反射,我看见黑板上用血写着"血债血偿",下方钉着五张泛黄的警官证。最上面那张照片里,年轻时的杨教员穿着84式警服,肩章上是早己废止的"边防武警"标识。

"后退!"王伟的战术刀从门缝挑出根0.2mm的钓鱼线,在月光下几乎透明。顺着细线看去,末端连着苏制PMN-1反步兵地雷——这种冷战时期的装备,我们只在总部的战利品陈列室见过。

李力突然剧烈咳嗽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苦杏仁味。我急忙去掏防毒面具,却发现背包带被人为打了死结。米大勇一把扯下自己的TF-1型面具扣在我脸上,转而用浸湿的毛巾捂住口鼻——毛巾角绣着"成特警-003",是他女朋友送的定情信物。

第西节:血色操场

按反恐预案倒序撤离到二楼拐角时,对讲机突然爆出电流杂音:"B组注意...杨国栋...叛徒..."队长的声音断断续续,背景里有规律的"滴滴"声,像是某种发报机在工作。

米大勇用破拆斧三下劈开被封死的窗户。斧刃与钢窗碰撞的火星中,我们看见了骇人一幕:杨教员被绑在操场旗杆上,胸口贴着"内鬼"二字。三个全副武装的身影正往他身上泼洒液体,其中一人弯腰时,战术背心后领露出截断的缝线——我们学院的作战服都会在领口做双层加固,这是被服厂张阿姨的独门手艺。

王伟突然按住我的肩膀,他的指尖在我颈动脉停留两秒——这是"保持绝对静止"的暗号。顺着他的视线看去,旗杆基座上缠着密密麻麻的导线,连接着杨教员腰间的长方体装置。月光下隐约可见"TNT-400g"的字样,这是标准的军用爆破药量。

第五节:密室档案

跟踪假特警来到后山废弃靶场,撬开伪装成弹药库的密室门锁时,铁锈混合着霉味扑面而来。二十平米的空间里,北墙贴满发黄的照片和剪报:云南毒贩查卡的尸体特写、香港回归典礼的新闻照片被人用红笔圈出安保漏洞、最令人心惊的是张泛黄的收据——"蜀九香火锅,5月8日,4人消费87元",背面用圆珠笔记录着我们当时的座位对话片段。

西墙挂着幅手绘的成都市地图,用图钉标记着十几个红点。我凑近查看"蜀九香"所在的宽窄巷子标记,发现钉着张便餐巾纸,上面用火锅油渍拓印出西个指纹——正是我们当时用过的酒杯位置。(这种原始但有效的取证方式,是90年代刑侦队的惯用手法。)

东侧操作台上,老式55型电传打字机正在自动接收报文。王伟用镊子夹起张便签纸,在紫外线灯下显现出完整指纹——右手指纹缺失无名指,与杨教员完全吻合。旁边散落着几盘录音带,标签写着"98.5.8 蜀九香 7号桌",这是当时常见的商业窃听手段。

西墙保险柜里整齐码放着美元现钞和五本护照。当我拿起那本加拿大护照时,夹层滑出张照片:林嘉雯的尸检特写,死亡时间标注为"1998.5.12 03:17",而此刻才5月11日凌晨5点23分。照片背面用针尖刻着组坐标,在地图上指向人民南路西段28号——成都电信局的电报大楼。

第六节:电报大楼对决

6点05分,我们突袭了电信大楼的地下报房。踹开钢制防爆门的瞬间,数十台55型电传机的哒哒声如暴雨般袭来。在成排的机器尽头,穿邮电制服的身影正在销毁磁带。

"武警!举手!"米大勇的吼声在密闭空间炸响。那人转身时,我们看清了被硝烟熏黑的脸——是退役半年的爆破教官郑卫国,他左手的机械表停在3点17分,表盘玻璃用金刚石刻着"云剑1994"。

郑卫国突然笑了,举起个改装过的电报键:"你们来得正好。"他按下电键的瞬间,大楼某处传来爆炸的闷响。天花板震落的灰尘中,王伟的92式手枪精准命中其右肩,子弹在墙上擦出的火花照亮了最后一条报文:"所有载体己激活"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