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周小乐,是青山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。我们学校在大山旮旯里,一共两排红砖房,六个年级挤在西间教室里。教室里的黑板掉了漆,风一吹,粉笔灰就像雪花似的往下飘。谁能想到,就是这灰扑扑的地方,藏着我们一群“野孩子”最闪亮的梦。
记得刚上一年级那会儿,我们的语文老师是村里的王瘸子。他总爱拄着根歪脖子拐杖,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,边走边喊:“小崽子们,快把鼻涕擦干净!”有次他在黑板上写字,粉笔突然断成两截,“啪嗒”掉在地上。前排的狗剩眼疾手快,像抢肉包子似的冲过去捡,结果摔了个狗啃泥,脑门儿上还沾了块粉笔灰,逗得全班笑成一团。
要说我们学校最特别的,还得是那台“宝贝”投影仪。听说是城里的好心人捐的,被校长当成眼珠子似的供在办公室。每次要用的时候,得提前三天打报告。有一回上自然课,李老师好不容易申请到投影仪,结果鼓捣了半小时都没弄好。急得她首冒汗,最后发现是插头插反了。全班同学憋着笑,大气都不敢出,生怕扫了老师的兴。
虽然条件艰苦,但我们这群孩子总有办法给自己找乐子。课间十分钟,教室门口的空地就是我们的游乐场。男生们弹玻璃珠,女生们跳皮筋,玩得正起劲儿,突然上课铃响了。大伙连滚带爬往教室跑,狗剩跑得太急,一脚踩进泥坑里,新买的球鞋变成了“泥鞋”,引得后面的同学笑得上气不接下气。
三年级那年,学校来了个新老师,叫林小荷。她扎着马尾辫,笑起来眼睛弯弯的,像月牙儿。林老师刚来就被我们的“野”给惊到了。第一堂课,她让我们读课文,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。狗剩扯着嗓子喊,二丫用方言读,还有几个调皮鬼故意怪声怪调。林老师没生气,反而笑着说:“原来咱们班藏着这么多‘朗读天才’!”
林老师不仅课上得好,还特别爱折腾。她把教室后面的墙刷成白色,弄了个“梦想展示区”。让我们把自己的愿望画下来贴上去。我画了架飞机,想着有一天能飞出大山;狗剩画了个大鸡腿,说要吃遍天下美食;二丫画了件花裙子,因为她从来没穿过新衣服。
有天放学,我路过办公室,听见林老师在打电话:“张校长,您就再给我批点经费吧!孩子们太需要课外书了……”我偷偷往里看,只见她桌子上摆着一摞皱巴巴的作业本,红笔批注写得密密麻麻。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,林老师的马尾辫好像比平时低了些,大概是被我们这群调皮鬼气的。
林老师没要到经费,却想出了个“土办法”。她带着我们去后山捡松果、捡树枝,用麻绳和彩纸做成书签;把喝完的饮料瓶洗干净,画上卡通图案当花瓶。她还发动全校师生,把家里闲置的旧书捐出来,在教室角落弄了个“图书角”。虽然书不多,有的还缺了页,但我们如获至宝。
最难忘的是那次作文课。林老师说:“今天咱们不写作文,讲故事!”她让我们围坐在一起,轮流讲自己的梦想。狗剩第一个举手:“我想当厨师,做出比红烧肉还香的菜,让全村人都来我家吃饭!”二丫扭扭捏捏地说:“我想当老师,像林老师一样,教更多山里的孩子。”轮到我时,我涨红了脸:“我要造飞机,带大家去看大海!”
林老师听得眼睛发亮,当场宣布:“从今天起,咱们成立‘梦想小作家’社团!把你们的故事都写下来!”从那以后,放学后的教室不再空荡荡。我们趴在课桌上,咬着铅笔头,绞尽脑汁地写故事。林老师总是最后一个走,她挨个给我们批改,用红笔把精彩的句子圈出来,还画上可爱的笑脸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我们的“梦想展示区”越来越满,图书角的书也越来越多。有天,林老师神秘兮兮地说要给我们个惊喜。第二天一早,我们走进教室,发现墙上挂着五颜六色的气球,黑板上写着“梦想启航”西个大字。原来,林老师把我们写的故事整理成了一本小册子,还起了个响亮的名字——《粉笔灰里的梦》。
看着自己的名字印在册子上,我激动得手都在发抖。狗剩凑过来说:“小乐,等我当了大厨,就把这本册子裱起来挂在饭店里!”二丫翻着册子,突然“哇”地哭了:“原来我的故事这么好看!”林老师笑着给我们擦眼泪:“这只是开始,你们的故事,以后会被更多人看到!”
后来,我们的小册子真的“火”了。林老师把它寄给了城里的朋友,没想到被一家杂志社看中,选了几篇故事刊登。当我们在杂志上看到自己的文字时,整个教室都沸腾了。校长专门开了表彰大会,破天荒地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支新钢笔。
现在,我们的学校还是那两排红砖房,粉笔灰依旧会飘。但不一样的是,每个清晨,教室里的读书声更响亮了;每个黄昏,“梦想小作家”社团的成员们,都在认真地书写着自己的未来。我知道,那些飘落在课桌上的粉笔灰,终有一天会变成种子,长出我们最想要的模样。而林老师,就是那个最用心的园丁,在这片土地上,浇灌着我们的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