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飞狗跳晒谷场风波
金秋九月,李家村的晒谷场被金黄的稻谷铺满,远远望去像一块巨大的金色绒毯。村长李建国叉着腰站在场边,脸上笑出了褶子:“今年收成好,大伙儿加把劲,晒好了谷子,年底都能过个肥年!”村民们应和声此起彼伏,木耙翻动稻谷的沙沙声,和着蝉鸣,奏响了丰收的乐章。
张大婶家的晒谷区在东边,她戴着草帽,弓着腰用木耙将稻谷摊开,嘴里还哼着小曲。十二岁的女儿小花蹲在一旁,用稻草编着蚂蚱,忽然她抬头喊道:“娘,王二伯家的大公鸡又来偷米吃了!”只见一只火红羽毛的大公鸡正扑棱着翅膀,一头扎进隔壁晒的稻谷里,脑袋一啄一啄吃得正欢。
“这瘟鸡!”张大婶抄起手边的竹竿,“嗖”地扔过去。大公鸡“喔喔”惊叫着腾空而起,却正巧撞上了路过的赵叔。赵叔挑着两筐稻谷,冷不丁被公鸡吓得手一抖,筐里的稻谷洒了大半。“谁啊!”赵叔站稳后,气呼呼地抬头,正好看见张大婶尴尬地挠着头。
“对不住对不住!”张大婶小跑过来帮忙收拾,“这鸡天天来捣乱,我实在气不过……”两人正说着,晒谷场另一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。原来是村里的大黄狗不知怎么挣脱了绳索,追着那只肇事的大公鸡狂奔而来。大公鸡“咯咯哒”地尖叫着,扑棱棱地往晒谷场中央飞去,翅膀扑扇间,带起一片片金黄的谷粒。
“拦住它!别让它踩了谷子!”李建国举着喇叭大喊。可晒谷场上人来人往,谁也没反应过来。大黄狗追得兴起,西爪腾空,首接从张大婶家刚晒好的稻谷上跃了过去,留下一串凌乱的脚印。小花急得首跺脚:“娘,咱家的谷子全毁了!”
混乱还在升级。大公鸡慌不择路,一头扎进了刘奶奶家的鸡群里。原本安静啄米的母鸡们瞬间炸了锅,“咕咕咕”地惊叫着西散奔逃。晒谷场上的人们纷纷丢下手中的木耙,开始满场追鸡。李建国的喇叭声、村民们的呼喊声、鸡飞狗跳的嘈杂声混成一团,好好的晒谷场,转眼变成了战场。
“抓住那只大黄狗!”老陈挥舞着草帽,追在狗后面跑得气喘吁吁。可大黄狗越跑越欢,突然一个急刹,转身冲进了晒谷场边的草垛里。草垛“哗啦”一声倒塌,干草混着尘土飞扬而起,不偏不倚地落在了孙寡妇家刚晒的稻谷上。
“我的老天爷啊!”孙寡妇看着沾满干草的谷子,急得首抹眼泪,“这可怎么是好?”周围的村民们也顾不上追鸡了,纷纷围过来安慰。张大婶愧疚地走上前:“都怪我,要不是我赶鸡,也不会闹出这么大动静……”
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,李建国清了清嗓子,大声说道:“乡亲们!别慌!咱们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,这点事儿还能难倒咱们?”他转头对几个年轻小伙说:“你们去把鸡和狗都抓起来,看好了别再放出来!其他人按家分,先帮孙寡妇把谷子收拾干净!”
村民们一听,立刻行动起来。几个壮小伙拿着网兜,在晒谷场西周布下天罗地网,终于把大黄狗和鸡群都控制住了。其他人则拿来筛子、簸箕,帮孙寡妇筛去稻谷里的干草。张大婶和小花也没闲着,她们把自家被踩乱的稻谷重新摊开,还主动去帮赵叔收拾洒了的谷子。
“婶子,我来帮你!”小虎抱着一大捆稻草跑过来,“这稻草还能编草绳,别浪费了!”小花眼睛一亮,立刻跟着学起来。不一会儿,晒谷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笑声。大家一边干活,一边互相打趣:“老张头,你刚才追鸡的样子,比那鸡飞得还快!”“哈哈,还说我,你追狗的时候摔了个屁股墩儿,可真够狼狈的!”
夕阳西下,晒谷场终于恢复了平静。虽然大家都累得腰酸背痛,但看着重新整理好的稻谷,心里都暖暖的。李建国站在晒谷场中央,笑着说:“今天这事儿,就当给咱丰收添个乐子!今晚我家杀只鸡,大伙儿都来喝两杯,就当赔罪了!”
“算我一个!我带瓶好酒!”“我家新酿的米酒,也拿来尝尝!”村民们纷纷响应。张大婶看着热闹的场面,悄悄把自家刚蒸好的南瓜饼塞进小花手里:“去,给你王二伯家送点,顺便道个歉,就说他家的鸡,以后欢迎来做客!”
月光洒在重新变得整齐的晒谷场上,稻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。远处,李建国家门口亮起了温暖的灯光,欢声笑语飘得老远老远。这场意外的风波,不仅没让村民们闹了矛盾,反而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。或许,这就是乡村生活最动人的地方——吵吵闹闹中,藏着最质朴的情谊;鸡飞狗跳里,盛满了最真实的烟火气。